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景区资讯
​“志”说山西———《静乐县志》
作者:来源:太原市图书馆发布日期:2023-08-06查看次数:207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静乐县位于晋西北汾河上游,山西省忻州地区西南山区,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1995年辖4镇18乡,381个行政村,450个自然村,总人口152362人。县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古有“金鹅泊水,泽布六社”之说,故雅名鹅城,距忻州89公里,下太原167公里,上北京694公里。


本志上溯静乐历史发端,下迄1995年,详今略古,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史实。1996—1998年情况摘要辑入卷末。




本志记述按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原则,以事为经,以时为纬,层次结构以卷、章、节、目设置。全志24卷,首例概述、大事记,中陈专业门类,按先自然,后经济,再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排列,尾缀附录、限外辑要。


建置


静乐县位于晋西北汾河上游,忻州地区中南隅。地理坐标:东经111°39′—112°02′,北纬 38°09′—38°41′。县境东傍云中山与忻州、阳曲为邻,南沿汾河与娄烦、古交毗连,西起吕梁山与岚县相衔,北靠管岑山与宁武、岢岚接壤。县治所驻地静乐城距首都北京694公里,距省城太原167 公里,距行署忻州89公里,交通主要靠公路。


静乐是三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明古地,历史悠久。远在人类早期,汾河两岸水草繁茂,百鸟啁啾,已有先民生存。到春秋末,县境前身汾阳邑已成雏形。战国时代已为兵家重镇,赵武灵王曾在城南天柱山下屯兵演武,胡服骑射,


留下“跨马林湖百战开,迄今谁识武灵台”的诗句。西汉始置县,名汾阳县,隋大业四年(608)更名静乐县,唐改置管州。其时县境已市井繁荣,物茂粮丰。唐武宗曾仰慕这里的山水风光,加封五公主为静乐公主。此后州县互易,区划隶属间变,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为县复称静乐至今。数千年来,静乐历代人民在这块黄土地上开拓发展,奋斗不息,创造了汾河流域的文明与进步。




农业

 

本县农业区域布局,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按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发展形成的。据县农业区划委员会1985年综合调查,全县农业分3个区划。


东西山林牧区 包括东山康家会、娑婆、赤泥洼、龙家庄,东北刁儿沟、堂尔上、杜家村和西山岔上、马坊镇9乡镇142个行政村,面积151.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49%。该区海拔1400—2200米,山高坡陡,沟多谷深,背阴地多分布成片油松、落叶松,灌草密布,植被较好,为全县天然林主要分布区,有林面积13万余亩。向阳面村庄较多,土地集中,植被以落叶灌丛为主。此区蕴藏有大量煤炭,年降水量 550—700毫米,年均气温低于5℃,无霜期95—110天。因气温低、蒸发量小,地面常为半湿润状态,土性大多为山地棕壤,质量好、肥力高,有利于林草生长。有耕地377593亩,林地250633亩,牧地106608亩,人均耕地7.6亩。但无霜期短、热量条件差,只能种植耐寒低产植物莜麦、豌豆、胡麻等。


中南部丘陵杂粮旱作农业区 包括中庄、泉庄、娘子神、择善、步六社、王村、辛村、双路8乡1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36.9%,海拔1400—1600米,年均气温5-6℃,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无霜期110—120天。此区丘陵起伏,垦植指数大,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耕地401503亩,除25℃以上陡坡退耕地外,人均尚有8亩,历史以来是糜谷、豆类等杂粮主要产区。但覆盖率低,熟化土壤流失严重,土质变硬,抗蚀保水力弱,保肥供肥能力差,在广种薄收的传统经营习惯下,土壤有机质下降,产量一直徘徊在每亩百斤左右。但此区地域广阔,黄土层较厚,热量条件充足,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汾河川高产粮菜区 此区北起段家寨乡永安镇,南至丰润镇高家舍,全长80华里,沿汾河分布两岸,形成较规则的带状形,包括有段家寨、城关,西坡崖、神峪沟、丰润5乡镇66个自然村,面积431997亩,占全县总面积14.1%,海拔1140—1300米,年均气温 6.3℃以上,年降水量450毫米左右,无霜期120—128天。耕地175099亩,大部分连片集中平坦,便于机械化作业,且土质好、肥力高,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特别是汾河两岸的89253亩耕地,地表水丰富,具有灌溉条件,历来是全县高产粮区和蔬菜区。


城乡建设


静乐县城,古为宪州城,即西汉汾阳县治城址。现存城址始建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8),城垣高2丈,围4华里120步,置南、北城门,西南穿洞穴,以泄积雨。旧城比较集中和大规模的修葺时期是明洪武四年(1371)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之间,先后进行过13次增修、重修和扩修,且偏重于城垣、城门、城楼等主要军事防御工事。城池修葺完善后,垣高增至4.2丈,厚达到5丈,两面砖包,顶砖、石铺漫,增置东门,建鼓楼、市楼、各城门门楼、东南角楼,垣顶设楼7、敌台24、铺19、垛口780,垣外周池(城壕)深7尺。康熙《静乐县志》载:“考大城之修,始于绣衣康公,成于大尹左公。四面坚好,足称荡荡佳城。”


崇祯四年(1631),义军入关,曾焚毁城内部分房屋,翌年草草修葺。到清康熙年间、乾隆三十一年(1766)和同治七年(1886)均对破损修复。清末民国初年,城内人口增加,旧城垣也完全失去刀矛作战时代的军事防御作用,于是民居突破城垣不断向北门、东门和南门外扩展,城池在原轮廓的基础上有所扩大。


民国11年(1922),汾水泛滥改道,水头直逼西城墙,碾河猛涨冲入南门,城中街巷到处水患。其时,城内绅士武泽霖协助县知事卢士燮动用税银,开山凿石,沿旧河岸筑坝固堤,植树造林,使两河归故道,城中水患方为息止。民国 28年(1939),日军侵占县城,城垣及城内建筑多遭洗劫。


新中国建立后,县城作为县人民政府的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断增加,国泰民安,人口猛增,旧城远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与人口增加,县城的范围逐年向四周扩展,城垣早已失去古时的军事防御作用,逐年被拆除,一直到1985年,城区扩展为1.2平方公里。到1995年,城池背靠岑山呈三角形,北达马家沟,东到东崖村,西、南各至汾河、碾河畔,总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发展为14000余人,加流动人口近2万人。


军事


静乐县东、西、北皆为高山,与邻近县构成天然分界,系封锁性地形,旧称是忻州、太原通往晋西北的东大门和天然屏障。


县境东北部为云中山系,西北部为芦芽山系,东南部为圪梁山系。四周群山拱围,林灌蔽日,山势峭险,易守难攻,最适合部队疏散隐蔽;中部、西南部广大黄土丘陵区沟梁密布,易于修筑工事;汾河川公路纵横,交通便利,适于部队集结休整。此种地形和地理位置决定了本县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历史上,静乐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赵武灵王称雄割据,曾在本县筑城,养精蓄锐;北魏孝文帝征战,曾于县东南山地下马驻军;尔朱荣大将军也曾于天柱山周围扎兵练武;唐代李渊、李世民在县东南山区名为打猎,实为练兵,后曾留有地名造军村。抗日战争中,静乐是通向陕甘宁边区的重要通道。日军侵占县城后,一些高地、要道和村镇是重要的游击战场,广大农村则是抗日军民的坚强根据地。抗战胜利后,静乐为晋绥边区的战略要地和军事后方。





文化


明、清时代,静乐名人学者不乏,但流传于今的文学作品却很少。比较有影响的传世之作为明代王希曾著《红鹤楼赋》、《秋诗九首》;清代李石农(銮宣)的《坚白石斋诗集》16部,内收诗1262首;与李石农同期的李见奄(锡书)著有《锦官录》8种等。


新中国建立以后,文学创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创作队伍不断扩大,主要有文化馆的专业人员、中小学教师、机关干部、工农群众中的部分业余文艺爱好者、本籍在外地工作的一些专业和业余文学工作者。到80年代末,县内有地区级以上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会员27名,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4名,书法协会会员6名。县级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文联)各类会员共50余人。1950—1995年,全县发表于区级以上各类书报杂志的文学作品近600篇(首)。


本县地处黄土高原汾河源头,山环水绕,历史悠久,古今文化的沉淀积滞成为民间文学的宝库,流传有各种神话、传说、故事,有丰富的谣谚、寓言、笑话、谜语等。新中国建立后,为发掘这些历史文化,县文化馆曾在50—60年代收集整理过静乐民歌、谣谚,可惜,经“文化大革命”洗劫查焚,已无存。80年代,为繁荣县内文化事业,县文联、文化局、文化馆重新广泛收集、整理、编印民间文学作品,使濒临湮没的历史文化瑰宝再放异彩。


静乐剪纸分窗花和墙花两种。剪纸的制作分单花和套花两种。二张一个内容的为单花。套花则是一组相关联的单花组成。盆子水村已逝的辛芙英老人,一生从事剪纸艺术,造诣极深,深受国际国内的赞誉。她的众多作品,先后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其中,《八仙》《老爷送外甥》等。




90年代中期,县政协主席李广林承父技艺,坚持业余根雕,其作品主要是鸟兽人物,造型玲珑剔透,逼真形象。


民俗风情


本县地处山区,封闭穷困。宋志称:“宪州风气刚劲,民性质朴,务学力农”。元志载:“静乐民性质实,士文雅,善治生,多藏蓄”。《山西通志》云:“静乐士习诗文,尚廉耻,民性纯朴,尚勤俭”。静乐人吃苦耐劳,俭节成风,不尚浮靡,爱憎分明。若与人交,则倾倒肝膈;而效力公事,则殒躯不辞。崇尚礼仪,重书理,多灵性。外出求学创业努力用功,多出效绩。不少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小富即安,知足常乐,进取竞争意识不强;重食轻饰,不善交际,合作性差;乡土观念浓厚,富不喜外,穷不嫌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大多数人特别是青年一代,观念更新,因循守旧的思想大为改变,进取向上意识逐步发扬光大。


亲朋往来 逢年过节女婿、闺女均带礼物到丈人家看望、问候。新婚夫妻第一年春节后要到丈人家和双方舅家拜年。亲属、朋友分家、乔迁新居、生病住院、生日满月、婚丧大事、意外不幸皆带礼物前往探视、抚慰、帮助。重大时节当地亲戚朋友互相吃请,增进情谊。


待客 有客来访,热情相迎,先请进屋让坐、倒茶、敬烟、送糖果,亲切问候,后转入正题。如系远道来客,款留食宿。客走主人送出大门,过去作揖,现今握手道别,并说:“下次再来”、“慢走”、“再见”等。


礼仪 路遇熟人、亲朋必打招呼、问好。求助于人,谦词相请,无意有碍于人则以“对不起”道歉,受人指点相助,事后必以“谢谢”、“麻烦你了”答谢,对方以“不客气”、“没什么”还礼。酒席宴前首席位置必推长者,否则谓之不恭。席间,首席未动筷子前,别人不得先提筷进餐,否则被认为没教养、不礼貌。宴毕,容人向主人及未吃饭者举手作揖,口称“道偏”,受礼者也作揖还礼。过春节后,街上与长者相遇,作揖拜年。遇到帮难解危者,事后必登门馈赠致谢。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