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静乐文史
静乐文史(第十二辑)之三十五——我的知青生活
作者:来源:静乐文史第十二辑发布日期:2018-08-15查看次数:538

我的知青生活


冯宝珊


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老人家的一句话,全国上下的大中学生,整理行装、 打起背包、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广阔的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十七岁的我,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和我们学校(北京国子监中学)的近百名同学一起, 来到山西省静乐县插队落户,当时我和同班的五名女生及同校的六名男生被分配到静游公社新庄大队,做起了一名新时代的农民。


记得那是1968年12月9号,我们登上开往山西的列车, 站台上人山人海,有欢送的队伍,也有前来送行的家人,有哭的也有笑的,好不热闹。我那时的心情难以言表,因为我们家当时父亲被关,妈妈在单位劳动改造,妹妹年仅十三岁,我到乡下,家就这样散了。火车开了,撕心裂肺的火车鸣笛声、锣鼓声、告别声混为一体,随着火车的开动,声音渐渐远去…… 经过一夜的行程,火车停靠在忻州车站,下车后各自按分配名单换乘大卡车前往静乐县城。从忻州到静乐县要翻过一座山, 又名十八盘。那时已经下雪了,白雪覆盖着山体,路面的积雪也没有铲净,车缓缓前行,每转一个弯都揪着心,快到山顶往下一看,心惊胆战,第一次出远门就遇上这样的路,离开家、 离开北京,人生的路,知青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当时只记得车开了很长时间才到县城,热情的静乐人民在欢迎我们。热腾腾的猪肉白菜粉条、大白馒头,饱餐一顿后,知青点的马车来接我们了。我们队来了三驾马车,两驾坐人,一驾装我们12 个人的行李出发,向我们的知青点行进。


马车在铺满白雪的路上前行,我们坐在马车上,看着冰雪覆盖的大地,隐约可见冰冻的汾河,我们不时问赶车人:到了吗?村庄在哪里?回答是快到了,就在前面。我们的新庄大队坐落在汾河的东岸,几十户人家分散住在约有二里路长的山坡上挖的窑洞里。村大队部就在河滩平地上用石头砌的几眼窑洞里,窑洞的对面是一个可供演出的戏台。到了,到家了。全村的男女老少,敲着锣鼓在欢迎我们这些北京来的大学生(当时老乡就叫我们这些知青是城里来的大学生)。看着一张张淳朴陌生的脸,他们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帮我们搬行李、铺炕,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离开家、离开父母的失落和不安一扫而光。心中坚定的回答,这将是我一辈子要待的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认真改造自己的广阔天地。


我们被暂时安置在石头窑洞里,六个女生正好铺满一炕,经过奔波大家都累了,睡在热呼呼的炕上,做了一个甜甜的梦。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六个人睡在一个炕上,那种新鲜,那种兴 奋,叽叽喳喳好不热闹。起床了,烧热水,个个争先恐后去拉风箱,点火。刚把火点着,一拉风箱,噗的一下就把火给吹灭了。反复了多次,六个人轮换了一遍,火仍然没有点着。整整折腾了一早上,火没生着,水还是凉的,而每个人不是一脸灰就是被烟呛得流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活,因为没有经验只好认输。村里的女孩子来了,见我们这般狼狈相,马上给我们做示范,教我们如何才能把火点着。风箱刚开始不能使劲拉,只能轻轻的给一点风,等引火柴把硬柴烧着了,再加大风量,第 一个“下马威”让我们这些城里的孩子认识到生活并不那么简单,一切从头开始。


刚到村里,先没有出工,支书让人领着我们到处转转、看看,了解一下生产工具,熟悉一下山村环境,我们爬上山头看到蜿蜒的汾河流过村庄。《汾水长流》电影画面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主题曲“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开杏花,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九月那个重阳你再来,黄橙橙的谷穗就像狼尾巴……”情不自禁地唱了出来,浮现在眼前的是好一派丰收景象。这时最后一个来到山顶的她,也许是太累了,也许想到了啥,哭着讲:这黄土山连草都不长,以后我们可怎么活,她的一席话打破了我美好的幻想,面对光秃秃的山,大家都不讲话了,默默地往山下走。的确,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没有走向社会的学生,没有见过大山,更没有见过撅头、锄头、耙子,更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从繁华的北京来到乡下,生活环境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休息两天后,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这里的冬天活计一是开山、放炮、拉石头、修河坝,二就是破冰、挑水、起粪圈、积肥。这两种活对我们来讲都不好干。比如开山,那首先要在山的石头上打炮眼,打炮眼要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把钎子,一个人抡起软把的大锤,把钎子的要不停的转动钎子,抡大锤的要 准确地打在钎子上,一锤下去手震的发麻,时间长了,手上裂开的全是血口,一不小心还容易打在把钎子人的手上。放炮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休息一会,请放炸药的人把药放上,再把导火线安好,点着导火线后,人立即离开,大家就躲在安全的地方等待炮响。一是希望炮声震天,这样可以把大块的石头崩下来, 二是希望慢点响,我们可以多休息一会,可休息时间是长了, 不一定是好事,需要去排除哑炮,这就危险了,真是哑炮还好, 大不了再重新点一次,要是遇上导火线长,人到了附近响了就糟了,总之这活不好干,有一定的危险性。把石头崩下来,滚到河面的冰上,再把石头滚到用树杈做好的像爬犁一样的架子 上,拴上一根粗粗的绳子,人在前面拉着跑,在冰上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有时是几个人一起摔倒,尽管摔得很痛,但还是 非常的开心。取石筑坝的活不光使我体力和劳作技巧有了长进,更使我明白了,把钎子要稳,抡大锤要准,安放炸药装导火线 要仔细,等待要耐心,在冰面上跑也要看是否有绊脚的杂物, 即使摔倒了也不要紧,爬起来继续前进,这是成长的过程,这就是人生。


沤肥这在村里是常干的活,汾河上冻了,需要在冰上打个洞取水,一瓢瓢水装进桶里,再把五十斤左右的水挑到四五百米的目的地,要是平坦的路还好,但一般要经过河滩的沙地, 本来就不会挑,在沙地里行,那个难度可想而知,几天下来腿痛、肩痛、浑身痛,再将扁担放在肩上,那个滋味只有亲身感受过的人才有深刻的体会。到猪、牛、羊圈里起粪这个活相对才好做些,但是,那味道一般人难以接受,刚开始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好像味道都变了,不光不嫌弃,在粪圈边吃东西也不觉得咋样。这样的活计使我脱胎换骨,认识和行为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担子虽重,腰杆子必须要直挺,沙路难行,只要迈开坚定的步伐就没有难走的路径,粪的味道难闻,这是庄稼必需的养分,人要生存粮食就是根本。


两个多月的农村生活过去了,这里的环境、干的活有了一定的了解,村里的老乡对我们特别的关心,经常帮我们生火、 挑水,给我们送他们认为是上等的食品,还请了有经验的老汉给我们十二个人做饭。年轻人在一起,有吃有喝,一起出工干活,一起打闹说笑,第一关过得还算平稳。春节到了,这是我们在乡下过的第一个春节,老乡怕我们想家,想方设法给安排各种活动,比如学习毛选、开大会讨论,在一起唱歌,宣传毛泽东思想等。我们村是先进村,村里领导积极上进,社员个个紧跟。因此,村里的文化氛围,使我们知青的热情也非常的高,苦活累活我们都能承受,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青年突击队,那时的我们一腔热血,从来没想过要离开农村,决心在村里扎根,立志用汗水和勤劳的双手改变山村的面貌,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季节对于农民来讲非常的重要,若春天不能按时播种,就意味着一年没有收成。因此,深翻、平整土地,往地里施肥、播种。河滩地无论是翻整还是施肥播种及后期的管理都较容易,主要是山坡地,要把肥料挑到山上或用小毛驴把肥驮上山。无论是毛驴驮还是人挑都不是一件容易 的活。一个人空手上山都气喘吁吁,挑重物上山对我们来讲实在太难,你挑不了就赶毛驴吧,那毛驴也欺生,凭你吆喝还是抽打,它歌着东西一动不动,真没有办法,遇上远的山头,一天也就是一个来回。种上庄稼就盼老天爷开恩,今年能风调 顺。种山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上好年景还能有收成,遇上大旱年也可能就颗粒无收。因此,我们种的庄稼是耐旱的莜麦、 谷子、大豆、高粱、玉米和土豆。小麦很少,一年下来每人能分上十斤小麦就不错了,也就是讲白面只有过年才能见到。对 于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来讲,我们吃的全是有机食品,而那个 年代要求则完全不同。44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由衷的感激和庆幸,我要感谢党的好领导,感谢党中央的正确决定,改革开放打开了闭关自锁的大门,先进的技术和开阔的思维把我们融人到整个世界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稳定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回到40多年前的初夏,辛苦播下的种子发芽了,长得郁郁葱葱,老乡告诉我们要把多余的苗给拔掉,这让我非常的心痛,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苗拔了多可惜啊!老农讲几棵苗挤在一起哪个也长不成,为了能有好的收成,必须把好的苗护理好, 给它培土、锄草、松土、杀虫。庄稼生长的整个过程,哪一天也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动。无论是略带寒意的早春,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无论是满怀丰收喜悦的秋季,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我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年四季只有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可以不出工外,再就是下雨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休息日。 是啊!对于城里人来讲,一碗米饭、一个馒头、一个玉米棒子算啥,但是对于农民来讲,从播种到间苗,从锄草松土到培土杀虫,一直到成熟收获,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这好比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要想成功,在大的方略决定以后,必须注重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仔细的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在农村受到的最大教育,养成了做事认真的习惯,深知马虎糊弄只能是自欺欺人。


在烈日当头的夏季上山干活,无论在间苗、锄草还是拔麦 子,多苦多累的活我们都能忍受,最让我难忘的事就是口渴难忍。我们上山干活一般都是早出晚归,知道要到山上干活,那是一定要带上水,那时有一个军用水壶就不得了,那可是个稀罕东西,我们有,真是幸运。带上一壶水,要供一天享用。太阳直晒,汗流浃背,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娃,不到中午带的水就没了。我们没有老农耐旱,口渴的实在不行,就往山洼里跑, 看见一小洼多少天集下的雨水,上面漂着蚊虫,我们不管不顾, 像见到了金子一样高兴,用手赶掉上面漂浮物,趴下就喝,当一口水进肚,那种满足真是无法形容。回想起来那种感觉:无论今天喝的是矿泉水,还是各种有机饮料都是无法比拟的。水对人的生存来讲高于一切。几天不吃饭人可以活命,一旦缺水, 生存几乎没有可能。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尤其是严重缺水的北京,珍惜、节约每一滴水,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渴到极点的人来讲,节约用水已经形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秋天是劳作一年收获的季节,掰玉米、割谷子、刨土豆、拔豆子,收获哪一种庄稼,都有它的一定技巧。比如拔豆子,我认为这个活就不好干,干了的豆角尖非常锋利,当你的手去拔这颗豆子时,豆角尖就会刺痛你的手和胳膊,你越怕扎,豆角尖就越扎你。豆角棵的根扎的很深,再加上土地比较干旱,要想轻易拔起来,必须使巧劲。河滩地既平又直,一垄豆子近乎一里地,每人一垄,拔得快的到头了,慢的连一半都不到。那时我的心情是又气又急,气的是用了同样的劲,却落后于人。急的是人家到头了,自己还在半中央。老乡见我们没有掌握技巧,手把手地教我们,当我掌握了要领后,拔的速度慢慢的就快了,也没有那么累了。看起来简单的活,实际上那只是表面现象,重要的是要用心,要动脑。仔细想来,一生中做的哪一件事不需要用心去揣摩?同样的环境,做的同样的工作,效果却截然两样。一年的辛勤劳动,我们12个知青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自己和自己相比,我认为我的变化非常大。农村的大部分活我都能够完成, 而且做的也比较好。在年终分红时,我除赚够了口粮款,还得到一张用羊毛擀的毡子(大队没有现钱给我们,用实物来顶)。 劳动不光使我掌握了劳作的技能,锻炼了体魄,从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城市青年,变成了一个农民,更主要的是我的灵魂深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长大了、 成熟了。


日复一日,日子就这么过着,第二年,村领导根据我们每个人的情况,重新安排了工作。我被分配在试验小组,不在大田劳动,劳动强度相对要轻一些,但是,技术要求较高,还要做到即要细心,又要动脑。村里有耕作经验的锁环大爷领着我们干,主要解决土豆退化和玉米杂交育种的问题。土豆的种子是用已收获的土豆,将土豆带胚芽的部分切下来,每一块都有一个胚芽,切好后用草灰把切过的伤面给覆盖上,然后在刨 好的坑内施上肥料,把已经滚过灰的土豆块放进去,然后用土埋上,胚芽在适合的温度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到了秋天刨开就可以收获块茎的土豆了。每年这样种下去就产生了退化,土豆长得既不大,口感也不好。我们在县里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挑选最好而且是品种不同的土豆分别种在两个池子里,等 到土豆秧开花时,采集上各自的花粉给对方授粉,到了秋天, 土豆开的花就会结出果实,等果实成熟后摘下来,里面就有小 粒的籽。第二年春天,再将收获的籽撒在精整的小块地里,这样的小苗种的土豆就可以做种子了。玉米杂交也是将优质且不同品种的玉米三行一组分开种,到玉米的天花开放时,采集天花粉互相授粉,这样长出的玉米颗粒饱满,就可以作为来年的种籽。为啥这样就解决了土豆退化的问题,哪一个品种的玉米和啥样的结合就好,因为那时年轻,初中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我进一步深人研究,只是跟着做,对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只知道要不厌其烦的记录、对比、分析,得出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离开农村后到了工厂,大学又学的工科, 没有对农作物及生物基因进行过学习和研究。但是,经过试验田的劳动,我才真正体会到啥叫精耕细作,啥叫仔细认真。这不仅教会了我在后来的人生中做事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形成 我执着的性格和追求的精神。在农村还有一样活计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修梯田。农业学大寨,把坡地变成梯田,在农闲时 也是我们要干的活。把坡地垫平需要筑起一道坝,再用土填平。 取土经常要用的工具就是独轮车,能熟练使用独轮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要有力气,二要会掌握平衡,一旦发生偏差或 摆动,带来的后果就是翻车。从推独轮车得到的启示就是: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平衡,一旦失衡必须及时调整,调整到位,达 到平衡就会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仔细想来哪一件事都在追求 平衡的过程达到完美可行。比如现代人重视的健康,中医强调 的就是阴阳平衡,营养平衡。一旦营养过剩,不是血脂高就是 心脏病,反之就是缺铁、缺锌、少硒、贫血头晕。一人是如此, 个单位、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平衡是正常运转的核心。


我在农村待了整三年,到了第三年的下半年,已经开始有了招工和当兵的名额,我们六个女同学中有的当了兵,有的被招工到了工厂,我是因为我父亲的单位照顾子弟可以到父亲单位工作,所以一直等到年底才办手续,当我回到村里,村里的知青基本上都已分配了工作,我只好先住到老乡家。大家知道我要离开山西,已经分配工作的同学都赶回来送行,村里还特地宰了一头猪,大家在一起大吃了一顿散伙饭。接下来我就开始办理返城的手续。那时正是送公粮的时候,我的那份口粮已经分给了我,要办转粮食关系,必须把分给我的粮食交给公社的粮站,队里的劳动力都忙着交公粮怎么办呢?村领导讲:给你一挂毛驴车,拉上分给你的所有粮食,自己去卖吧。粮站在上静游,离我们村有十五里路,但要过汾河,毛驴车一直前行, 该过河了,毛驴车走到河的中央停了下来,无论你怎么抽打它, 它就是不动,怎么办,那时已经是十二月份,河虽然还没有上冻,但薄薄的冰已经形成。我只好跳到河里拉着毛驴往前行,上岸后一阵冷风吹过,透心凉。好不容易到了粮站,收粮的工作人员一看粮食水分较大,不能收缴粮库,他让我在那里晒干 了再卖,我的天呀,几天才能晒干,心里没底,一个二十岁的女孩,离村里还有十五里路,我怎么办?那种无助、慌张,只知道哭。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他们同情我,给我出主意,把水分折的多一点,他们帮我晒,并帮我开了粮食关系证明。太好了,天无绝人之路。任何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转机的可能,这也许就是老天爷对我的考验,让我也尝试一下孤独无助, 更让我感受一下,什么叫柳暗花明。我顺利拿到了粮食关系证明。小毛驴好像也知道我的好心情,一路小跑赶回了村。接下来就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这个手续要到娄烦县去办,我一个人起了个大早,赶往县城。那时的公路还没有通,三十几里的路要翻过几个小山包,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路边的玉米地,玉米已经掰完,但是玉米秆还长在地里,风一刮沙沙作响,我老感觉到有人在跟着我,不时地回头看,又怕从玉米地里跑出来一个人,那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吓得连一口唾沫都不敢咽, 连跑带颠到了县城。现在回想起来还胆战心惊。


三年的知青生活,对我来讲是不可多得的经历,是无法 用金钱来衡量的,每当我想起这段经历,我都不知道如何来形容。总之一句话,我能有今天,能对人生有一个较为准确 的把握,能客观的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遇到困难和挫折从 不气馁,没有啥事能吓到我,环境再恶劣我都能适应,我既能吃人间的苦,我也能享受世间的福。这都是当年艰苦生活环境、强大体力劳动对我的磨炼。正是因为我有当年那样一段生活经历,才使我倍感幸福,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更加期盼明天的灿烂辉煌。


知青生活确实锻炼了一批人,但是,我们这一代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啥这样讲呢?因为十六七岁的青年人正是增长知识、积累才干的好年华,那时的我们正在修理地球。当改革的春天来临时,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而我们没有学历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只好重新回到课堂学习。到了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年龄,我们还没有稳定的工作,为了在社会上能有生存的一席之地,我们在拼搏。当改革的浪潮到来时,很多人下海赶潮,而我们刚有了稳定的工作,只好保住饭碗稳定家庭。当市场进一步开放时,我们又赶上了体制机制改革,精简人员,赶上了下岗。我们一步没有赶上,步步行走都非常的吃力,这就是老三届,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


我还算好,虽然混的不算太好,但是和大多数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从农村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赶上了恢复高考,我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虽然没有正规大学学的那么扎实,还算学到了一些知识。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原单位机械工业部起 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工作。研究单位大学生居多,我们这些工农兵大学生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为了能适应环境的要求,我又上了电视大学重新学习了大学的基础课程。由于我的努力,总算得到了认可,在研究所工业车辆室搞工业车辆的设计工作。从 1977年毕业到所里,在研究所里待了 9年,1985年调到机械工 业部重型矿山局工程机械处从事行业管理工作。从机械工业部到机械电子工业部、到机械工业委员会、再到机械工业局,几经变革,我一直在机关工作。部委撤销,机械工业局更名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从2001年4月开始一直就职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会是一级中介组织,主要受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委托,从事行业规划的编制及市场的开拓(2006年我办理了退休手续,但现在还返聘在岗)。


回首人生这62年,感慨万分,不知不觉已经是耳顺之年 进入到老年的行列。非常感谢县政府还想到我们这些过客并将我们这段历史写入文史。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