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静乐文史
静乐文史(第十三辑)之十 —— 忆我的插队生活
作者:来源:静乐文史(第十三辑)发布日期:2018-08-27查看次数:509

忆我的插队生活


李影


那是1968年的隆冬,天气格外寒冷。然而在我们这些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中,却是心潮逐浪高。因为我们即将奔向一个广阔天地,到农村插队落户。


说起插队,这在当时完全是形势所需,政治使然。只有在我们那一代中学生才有可能。去边疆、去山区、去兵团、去农……真的是义无返顾,又何止万千!我和同学们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报名插队。


记得我们是乘火车,一连十几个钟头,朦朦胧胧的哪儿是哪儿都不知道,第二天早上火车停了,才知道是到了山西忻县 (现在的忻州市)。接着又改乘敞篷大卡车,前面朔风吹,后边尘土扬,经过十八盘山路,七拐八拐,跟摇煤球似的,行程五六个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山西省静乐县。


县里把我们安排在县招待所住下,第二天晚上在礼堂开了欢迎会,我们在县城住了两天。第三天下午五点多,我们分配到的扶头会村的队长来接我们。那天下着大雪,随身的行李让毛驴车驮着,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扶头会大队。至此,开始了我两年半的插队生涯。


同行插队被分配到此的同学有14人,5名男生(分别是:卓小冬、金克林、张乐允、张建忠、赵永库9名女生(分别是:李影、张全、张秀青、王晓蒙、孙金凤、郝荣、冯美丽、杨秋燕、杨素菊。虽说是一个学校来的,可我们这些女生对男生们并不熟悉因为我校是男女合校不合班。队里为我们准备了白面做的面条汤,真好吃,可碍于男生在场,又是初次到陌生的地方,我们谁也没有好意思再要第二碗。后来才知道,老乡们一年才分十斤麦子,听后心里酸酸的。


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知青们看着什么都新鲜,住的是土坯房,点的是煤油灯,烧的是柴火,吃的是豆面、荞麦面、高粱面等,喝的是从井里用辘轳打上来的水。


水井周围结满了厚厚的冰,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们从来没使用过辘轳,男同学看到了,就帮我们打水,我们一直和男同学在一个锅里吃饭,大家都很团结互助。


老乡们没拿我们当外人,村里张支书、村干部为我们安排了住处,我们9名女生住在村队部的两间房子里,方便大家互相照应。随带的箱箱包包、吃的、用的,谁都不少,这是父母的一片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可我们当时只顾接受再教育炼红心了,父母的关爱并不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感慨万千。当时我爹妈给了我一只黑色木箱,我还嫌大、嫌沉不愿意拿呢,后来慢慢与它相伴却视为宝贝,至今留存。


既然是来插队的,我们也做了长期留村的准备。在往后的日子里,逐渐熟悉了这个村子,熟悉了这片土地。

扶头会村有五六十户人家,面积也不大,很贫穷,但村里的干部和社员们克服种种困难,在第二年给我们女生盖了两间新房。得知我们睡不惯土炕,又给每人做了个木板床,他们疼爱我们、呵护我们、关心我们,至今回忆起来依旧很感动。


要说下地干活儿,是我们的一大难题。那时全国学大寨,这里又属黄土高坡的半山区,也是七沟八梁的,我们光知道绿油油的庄稼好看又好玩儿,可要使它长出好粮食却要花费一番 功夫和心血。给庄稼地里除草时,队长把我们每个人分在他们中间,一人三垄,他们每人帮我们多锄一垄,就这样我们还赶 不上他们。禾苗荒草分不清,稍不小心有时一锄头下去,竟伤了禾苗留了荒草。村里的干部和媳妇大婶们总是耐心地帮助和指导,从来不指责我们。渐渐地我们也学会了间苗、收玉米、 拔豆子等农活。后来我下地干活一点儿都不犯愁了。收工回家拿起瓢从缸里舀水咕噜咕噜地连喝几口,很是痛快。不久,我就是女生里工分最高的了,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


那年春节之前,县里派人下来到各村慰问知青,我们村是县知青办老梁来的,他给我们开了会,还照了集体相。大家表示,安心插队,与贫下中农共度革命化春节。但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次远离亲人的我们,大过年的,怎么也是想家呀!


那时连个电话都没有,我和张全、张秀青等同学都给家里写了信,给远在京城的父母报了平安。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去老乡家串门,他们包饺子不习惯擀皮,我们边擀边教他们。初一, 我们吃上了水饺,还是羊肉馅的,年过得挺有意思。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队里安排我和张秀青同学去了菜地种菜,菜地虽然不用走太远,但菜地里有个大粪池,我们得从粪池里舀上獎汤去浇菜园,熏得我呀,回屋后不想吃饭了。我每天就是和水、粪打交道,时间长了,习惯了,也不讲究了,有时拔个萝卜,随手洗洗就吃了。


与村民朝夕相处的二年多,我们熟悉了村里的父老乡亲。 他们那淳朴辛劳的身影,不由让我想起了作家杨朔在《白杨礼赞》中对白杨的赞述,那笔直的干,挺直向上的品格,正是黄土高坡农民的真实写照。当时的扶头会,在村里、在路边、在山坡到处可见挺直向上的白杨树。它,美丽着这片土地,礼赞着这里的人民。


1971年的7月,在全体贫下中农的推荐下,我被调到县革 委会办公室任打字员,自此告别了和我朝夕相处的几位校友和村里的父老乡亲。几分幸运之余,更多的是依恋。后来老乡还经常到县里来看我,给我带来我爱吃的大蚕豆和紫皮土豆。当时一起到县里打字的还有在东大树村插队的我班同学张淑萍。我们在县里一起工作了一年多。后来她调到太原新华日报社,我调到电建企业,从事了山西的电力建设工作。76年冬季的某天,公司经理对我说,派你去你的第二故乡送咱们民工返乡,你想去吗?时隔6年,我确实很想念他们,我髙兴地领了任务。回到村子里,村子变化不算大,但我看着十分亲切。由于时间关系,我仅跟他们待了一天就匆匆返回了。


19781218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自此我党拨乱反正、兴利除弊,开始了新的里程,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万众一心奔小康,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路。


在中学同学王胜芳帮助下,作为知青返城的我,1990年底调回北京。结束了我在山西22年插队生活。回京时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可以说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了。


曾与朋友说过,相比之下,我在农村的日子是短暂的,感受也是浮浅的。但那段经历使我了解了农民。那时的农村艰苦、贫困,农民们早起晚睡,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劳作,顶烈日冒严寒,风吹雨淋确实不易。他们那种勤劳友善、乐观向上的精神, 日复一日代代流传。


那样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性格,使我学会了理解和包容。邻里之间、亲友之间、同学之间难免闹些意见、矛盾,但彼此能互谅互让,相处是融洽的。我们这一代虽然阅历有不同,贫富也有别,但养成包容相处的品德,就能心态顺畅,身康体健,这是根本的所在。


知青插队,发生在一个特殊年代,是个特殊的历史过程。 插队的经历也使我感受到,在那样贫困的农村,真正需要的是科学、是先进的农业技术。虽然有40年没回去了,但我相信如今的扶头会村,改村换貌,村民早已搬出了陈旧的土窑洞,住进了新房屋,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国家的富民政策,已为现实所见证。


时光如梭,俯仰之间四十五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我们已由原来激情幼稚的少年变为须发斑白的老人。追忆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或可昭示后代,造福未来。


2013820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