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静乐文史
静乐文史(第十三辑)之十一 —— 远去的记忆
作者:来源:静乐文史(第十三辑)发布日期:2018-08-28查看次数:586
远去的记忆

王云涛


我的第二故乡在山西省忻县地区静乐县丰润村,那里有我们尘封了多年的记忆。


1968年12月9日下午,我离开了亲人,离开生活了18年的四合院,离开了祖辈生活的古都北京城。北京知青专列在革命歌曲的音响中,徐徐开动,由北京站,一路经京广线过石家庄,走石太线进娘子关,经阳泉到太,转入北同浦线到忻县下火车,已是第二天上午。我们两个学校200多名知青换乘无蓬的卡车,走弯弯的盘山路,过险峻的十八盘,来到吕梁山区的腹地汾河边上的古城静乐县,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当我们在车上摇摆着站了几个小时后,下午终于来到了县城。我们被安排在县招待所住下。县招待所由几排平房组成,感觉墙很厚,窗户很小,墙是四白落地,地铺青砖,还是很干净的。午饭吃的是猪肉炖粉条、土豆、海带和半斤一个的大馒头,这是我第一次吃这么大个的馒头。


饭后,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到了街上。当时县城的北门和北城墙还在,门洞和城墙都是土质的。北门向南就是县城的主要大街,县革委会大院倚北城墙建有一排办公用窑洞,还有几排平房,街对面是县武装部。往前是个十字路,右手街里有县公安局大院,街对面是粮食局大院,左手街里有县招待所、 县医院,对面是县大礼堂和县剧团。再往前,街西边有粮店、 新华书店、银行、饭馆、理发店。街东边有电业局、供销社门市部、百货公司门市部等。再向前就看到县文化馆,县汽车站, 车站对面是电信局,这里有个大广场,广场有个大舞台,是县里开大会的地方。


静乐县是山西省晋北地区的贫困县,电灯只有县城范围才有,而且是小水电只供几个小时,其它时间只能点煤油灯。公路是土石路,汽车一过就黄土飞扬。


第三天,天飘起雪花,我们村的干部开着拖拉机把我们一 行16名知青(7男9女)载到离县城30里的丰润公社丰润大队。


村口有老乡迎接我们,当时天飘着雪花,我们直接来到村里给我们准备的一个小四合院住下。这个小院很像北京的四合院,有北房、耳房、两边是厢房,院门开在院墙中间(北京是在院墙东南开门),没有南房。九名女知青住北房三间,七名男知青住一间耳房和两间西房,东房是伙房和储藏间。房间里 大部分是一间屋子半间炕,我们把从家里带的箱子架起来当桌子用。队里已把火炕烧好了,用的是大块煤和煤面,在家里从没用过,李队长就手把手的教我们怎样加煤,怎样用水和煤面封火,怎样出煤灰。当时村里没电,晚上只能用煤油灯。


丰润村是县里汾河边上比较大的村子,也是公社所在地。大部分人住在平川地的平房里和部分砖窑洞里,有少部分人住在坡地的窑洞和依山建的窑洞里。村里有大片的河滩地和坡地。主要作物是玉米、高粱、土豆、春小麦、小米、莜麦、糜黍 (大黄米与粘黄米)、碗豆、黄豆等一些杂粮作物,因无霜期短, 一年只种一季。
县级公路穿村而过,村头右边是一排高两米的干打垒院墙,那是果园,往前是公社邮局、公社医院、供销社、大队部大院、丰润中心学校。左边是村第一小队村民住地、路边是公社大院和信用社。


刚到队里我们吃的是派饭。我印象最深的是吃炒面,那天早上队长叫到他家吃到村后第一顿早饭,我坐在炕边(因不会盘腿),炕桌上有蒸土豆和一大盘腌圆白菜,队长先叫我喝点小米粥,黄黄的米粥很香,大嫂从边上的木柜中拿出一个布袋, 里面好像是面,对我说,吃炒面吧!我一听是炒面,就想起我 姥姥在稻香村给我买的油炒面,用香油炒白面,里面有瓜子等干果仁,很好吃。大嫂用勺子舀了半碗炒面,叫用米汤和着吃, 我还像在家时把炒面和的稀稀的吃,当吃第一口时我就感到不对了,这个炒面很粗,也没有果仁等,大嫂见我把炒面和的那样稀就说:没吃过吧!这炒面是用炒熟的小麦、莜麦、玉米、 碗豆、高粱米磨出来的,不能和的那么稀,喝小米粥时留些米汤再放炒面,和成半干吃才成。因为吃不习惯,在静乐几年我一直不吃拌炒面,总是和的稀点,还要加点糖才能吃。


下乡的第一个春节我和丰润村的乡亲们一起过的。记得进入腊月队长让我帮助去做关东糖,在北京时每到腊月廿三我母 亲就买关东糖和糖瓜分给我们吃。原来这关东糖是用大麦做的。大麦先用水泡,滤干水后用白布盖上,一天要过滤五六遍,每天要用10多担的水,我不会做关东糖,只能担水。大麦发小 芽后,师傅就将发芽的大麦上锅蒸、煮、熬,最后留下浅色的糖浆,再继续熬,熬到糖浆发黄白色,能拉黏时,两人各拿一尺多长的木棍,把糖浆卷在木棍上,乘热拉糖。一点点拉到两米长再折回合在一起,再拉,再折回合在一起,反复使糖浆上劲(就好像拉兰州拉面一样),拉到二厘米粗的长条,这时糖浆也快凉了,用刀切成三厘米长的段,凉后就是关东糖了。在腊月廿三之前给城里供销社送去上市。经过这次担水的锻练, 不管是什么路我都可以保证不洒一点水,还可以将两只水桶悠起来,减轻水桶对肩部的压力。


开春,知青们陆续从北京回来,队里安排我们和村里的青年往滩地大田里送农闲时沤的肥,一名男知青拉着排子车,从大队院里拉上一车沤好的肥,一名女知青在车后推车。出村后路比较平,走八里公路,下路再走一里土路送到地里。拉车的两手把着车辕,车前梁中间有个挂环,肩背带钩在环里。田地里拖拉机犁过的土比较松,拉车的头都要碰到地了,直着脖子,推车的低着头,双脚蹬住地用力才能拉动车,有的地块实在拉不动,拉车的还要左右摇摆身了,使足力气才能拉动。每二米一堆,每堆放五六铁锹沤肥,均勻分布在田里。我们和村里的青年较上劲了,看谁送的肥多。我们都是一路小跑,每趟下来 都是一身汗,每次回到大队院我都要喝一瓢水才解渴。当我拉着板车跑在公路上,脑海里回想起在学校时,为了在教学楼前操场边上建个主席台,我们几个学生从永定门外大红门水泥仓库,蹬一平板三轮车的水泥足有800斤,也蹬了十里地,出了一身的汗,半路我们买的北冰洋汽水,喝的好痛快。当然到最后我们还是不如当地青年拉的多,但队长还是表扬了我们这种敢比拼的精神。


我们第一次接触苹果树是在春天,果树发芽前的剪枝杈。管理果园的队长先给我们上课,讲解怎样剪枝、打杈、施肥,然后又手把手的教我们。没想到这里的学问还很多,搞不好就把坐果枝剪了。将当年长的直枝和多余的侧枝剪掉,保证树冠成圆形,树枝间又通风,坐果枝才能健康发展坐果。施肥,先围着树冠挖一圈一锨深的土,再把肥料放进去,回填上土摊平、垅起,垅形成树围,便于浇水和存雨水。下午坐在树下,队长教我们用剪下的果树枝编筐,开始编不好,老是歪七扭八的,手还掰的很痛,有的还划出了血。几天后,我们就编的很好了,可以交到供销社去卖了。


这天我一到果园,队长交给我一个长木把的铁勺和一付木水桶,叫我同师傅一起浇韭菜。韭菜在北京吃过,不知道是怎么长出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韭菜是怎样长出来的。在两球菜地里长着宽叶的草,师傅说这就是韭菜,我才知道韭菜是用刀一茬一茬割的,多年生植物,开小白花,没开的花蕾摘下来加点盐,捣烂就是涮羊肉用的韭菜花。师傅把渠水引进来浇韭菜, 让我挑担稀肥,过几秒用铁勺挖一勺稀肥放水里,这叫奶韭菜 原来韭菜是这样上肥的。


果园里有好多生长多年的杏树,最粗的有三十厘米粗,解放前就有了。还有一大片国光苹果树,是近几年种的,树冠不大,树干也就碗口粗,还有几棵梨树、李子树、核桃树、小沙 果(放在屋里有很香的果子味)。
到杏熟的时候师傅叫我小心的将熟了的杏子摘了两筐,到街上去卖,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做买卖,也不敢大声叫卖,转了两个小时才换回一枚鸡蛋。回到果园队长见状说:你没大声叫卖吧,你不叫卖别人怎么知道你卖的什么?下午我又去卖,在没人的地方练了好几回,走在村里的街道上先清了清嗓子就开始大声叫卖了,又到供销社门前和公社医院附近叫卖,不一会 两筐杏就卖完了,收了10枚鸡蛋、五元多钱。第一次做买卖就  学 会了货币交换和以物交换两种交换方式。


果园的院墙是用黄土干打成的,叫干打垒,用四块25厘米宽、厚3厘米、长1米的木板,两块板横着放,离开30厘米, 两头的两块木板立着放,从底上抽出两根小手指粗的麻绳,栓住两横板,立住立板,板里放干黄土,一人或两人用木桩夯黄土使其压实。第二层,立板不动,夯实的土墙上放横板、拴麻绳、填土,站在第一层上把黄土夯实。这样,一层一层的夯实 达到要求的高度。村里大部分院墙都是这样干打出来的,有些土房的墙也是这样打的。


70年村里通了电。我在学校时就帮助校工做一些电工的活,校广播站是我管理的,这样我干起了老本行。帮助队里将广播喇叭架起来,髙音喇机放音乐、播新闻广播,用标准的普通话读报纸、文章和通知。安装架空线、给各户装电表、安电灯,忙了几个月。


队里又买了电磨,办起了磨房,为本村和外村服务。我每天忙忙碌碌,有时中午饭都不能正点吃,因排队磨面的人太多。


年复一年,在农村插队已三年。71年开始,我们队的知青陆续被分配到忻县纺织厂,宁武军工厂,县供销社,县化肥厂县水泥厂和县电业局等工作,结束了农村知青的生活。


我是71年分配到县电业局工作的。开始在县35kv变电站值班,地点在县城的西南,汽车站后面。只有两个人,24小时值班,吃住都在变电站。我的师傅比我大几岁,是个很好的人我们相处了两年。后来我调到局本部干过打字员,代理出纳,仪表检验员、设备修理车间工人等。


代理出纳时第一个月就赔了五元钱。使我想起在学校时有一段时间给校出纳老师当保镖,每月从银行领回钱来,都会帮助分钱装工资袋,谁数错了谁去买冰棍或汽水给大家。我就数错过两次,给老师买过北冰洋汽水认错。代理了几个月的出纳就第一个月赔了五元,其他都分毫不错。局里第一台电度表校验桌是我根据校表设备的特点、尺寸、数量,量身设计出图, 由县木材厂制做的。当时因考虑不周,做好后上二楼进不了门, 怎么倒个都不成。最后我想到了从窗户进,因在北京时家里买的新纱发从门就进不了屋,走的是窗户。


第一台变压器检验车,是我根据变压器检验设备特点、数量、走线的安全距离,安装在手扶拖拉机上。去各村每年春检变压器,比原来的春检时向缩短了半个月的时间,保证了春检的安全、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保证用电单位用电设备安全运转, 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保障安全供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那年春天,本县一名技工从太原变压器厂调回局里。局长叫我和师傅组建设备修理车间,从此县里损坏的设备就不用长途跋涉到太原修理了。大修第一台变压器时,修理设备不足,我与师傅就自己动手制造专用设备,这期间我学会了钳工、扳 金工、车工的基本技能。我们制造的卷线机很土,但很实用,卷出的变压器线圈,经检验完全达到了国标的标准。组建一个月后,变压器的大、中修比如换变压器油、换线圈、换绝缘件等都不成向题了。


78年年初,我与相恋九年一起插队的同学贾长贤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我们走上了回北京的路。这年的四月我调到了二机部三局606野外地质大队第一队车间工作。79年10月我们的儿子出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快乐,80年她和儿子也调到我身边,我们一家团圆了。86年我们全家调回了北京。我调六机部601所工作,我爱人调北京市大型运输公司工作。结束了在外飘流18年的生话,回到了亲人身边,但我的慈母在82年因病去世离开了我们,没能等到全家团圆的一天。


我们为静乐的山、静乐的水、静乐的大地、静乐的各项事业挥洒了自己的汗水,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静乐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农村插队,我们有过美好憧憬,有过热情奔放,有过迷茫困惑,但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不管后来干什么,在农村下乡插队这段时间的磨练都是刻骨铭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难不倒我们。


这一阶段的经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感谢静乐县人民当年对我们的教导、帮助和关怀。


我们下乡知青用青春的汗水与热血,换取了我们的人生经验。只讲付出,不求回报。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