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静乐文史
静乐文史(第十四辑)之十五 —— 千年鹅城话沧桑
作者:来源:静乐文史(第十四辑)发布日期:2018-10-19查看次数:543
千年鹅城话沧桑

杨秀川


引 子



因是根生土长的鹅城人,自小生性怯懦,不喜躁动,爱看小人书、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电影,爱听老人们讲故事,听到动情处,有时不吃饭、不睡觉也觉欢悦。


那时候,看一场电影对于相对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件很奢侈事。每天晚上大礼堂门口总是人山人海,售票窗口排着长长的人墙。售出的电影票有两种,一毛钱是黄颜色、有排号的,五分钱是粉红色、无号的。


有的机灵小孩为了能进入礼堂看上电影,就会在礼堂门口跟在陌生大人的后面,用小手拽住大人们的衣襟,甜甜地、笑眯眯地叫声“大叔、大娘”,运气好的话,那些陌生的面孔就会慈祥地扮成穷孩子的“大叔、大娘”,把小孩带进礼堂。我也经常去电影院门口,我总是看着人们拿着电影票慢慢通过检票口进入礼堂,地下撕碎的黄红的纸屑拥成一堆,门口的人愈来愈少时,自己则沮丧地、悄悄地回家去。每当这时,我的爷爷、奶奶,就会给我讲许多有趣的故事,这无形中弥补了我看不上电影的苦恼,也给我的童年生活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多少年过去了,曾在我周围讲故事的老人们渐渐离我而去。尽管现在电视、电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那一个个经过几代人共同参与、口口相传的鲜活故事,那些即将在我记忆中淡去的故事,随着我的阅历的增加,知识面的拓展,反到愈加清晰了。


(一) 鹅城之鹅


1995年我在宁武县余庄村修路,该村位于分水岭附近,闲暇时与当地的老人们闲聊。其中有一位看风水的老人,文化知识倒也一般,可社会阅历丰富,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讲起故事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生动形象,常引得周围 的人驻足倾听。他讲的一个故事跟我小时候在家里听到的竟然十分相似,只是内容更为具体生动。


据说大金国天会四年,宁武、静乐一带早已成为金国的统治区了,当时宁武关为军事机构,关南的大部分区域属于静乐管辖。那时,金兵不断南下征讨,在这一带强征男丁充军,沿路村寨十室九空。许多人家居无定所,逃亡在深山老林,居住在洞穴窝棚,惶惶如惊弓之鸟。


那时候,静乐通往管涔山的大片地区古树参天、林荫蔽日,森林里面虎豹出没,狐狼成群,野猪、狍子、麝香等大型动物随处可见。许多人刚逃过鞑子兵的追捕,躲进深山老林,又落入了虎狼之口,日子过的十分艰难。


这年冬天,寒风裹积雪,冤魂满皇都,千家遭离乱,遍地鬼吟哦。金兵南下攻陷京城汴梁,杀人放火,奸淫掳掠。 驱赶皇帝、大臣如牛羊,惨害皇妃、宫女似草芥。得胜而归的金兵鞑子满载金银珠宝和美女,一路欢快北回,许多宫女 惨死在兵营之中。大军过后,兵营外面半裸着上身的女尸屡见不鲜。这正是:歌舞升平盛世,转眼人间地狱。君臣血泪汇沧海,神州处处冤魂。昏君佞臣误国,天下百姓罹难。太平饮尽黎民血,靖康之耻谁雪?


腊月二十三,年尽盼团圆。汾河两岸白雪皑皑,条条大路人烟稀少。一队鞑子人马从京城一路向北,晓行夜宿路过分水岭,正值天晚。两千多宫中美女经过长途跋涉,鞍马劳顿,风雪饥寒,加之鞑子兵的恣意摧残凌辱,此时已死亡过半。深冬夜下寒风刺骨,军营之中哀哀啼哭,军营外面虎啸狼嚎。天明赶路,风雪萋萋的树林之中又丢下两具女尸,一个好心的汉兵用两张带血的狼皮覆盖在女尸的身上。两只老虎从林中赶来,围守在女尸跟前,一群饿狼无奈地离开了。狼皮下面的一女尸慢慢苏醒过来。她是宫中歌女,纤纤身材,本就弱不禁风;三寸金莲,怎奈千里奔走。饥寒病痛,气若游丝,昏迷过去,被弃之林间。朗朗晴空,阳光和煦。寂静树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老虎为其暖 ,百鸟为其歌唱。猎人吴宽经过树林,看到眼前的一切,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两只老虎看见吴宽竟然缓缓走开,吴宽遂将女子救回到家里。在他老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宫女身体逐渐康复,不多时候便融进他家的欢声笑语里。


吴宽过年24岁,英俊伟岸,面相清奇;慈眉善目,器宇轩昂。因是家中老二,人们也叫他吴二。他父亲几年前打猎被老虎吃了,哥哥被迫跟鞑子当兵去了,几年也无下落, 家中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本是下余庄人,为躲避鞑子苟安在海子背一带,年关想去林中打几只野鸡、山兔,不想巧遇此女。


该女芳龄21岁,原本江苏人氏,姓何,名彩凤。自小 家传词翰,能诗善画,爱唱歌,尤爱唱诗经中的《国风》、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唐宋以来的“曲子词”。宣和四年,彩凤和从小青梅竹马的书生钱玉郎一起赋诗作画,互生爱慕,年龄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钱家正要提亲成婚,彩凤却突然被选入皇宫。从此,一对鸳鸯各自飞,悲愁日日天地昏;满腹怨恨无处诉,空叹世事仰天嘘!


彩凤在宫中,每日用诗词书画、歌声、笑声尽情排解内心的惆怅,因而又深得宋徽宗的赏识和恩宠,过了几年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恨靖康之难,遭此厄运,所幸吴二搭救,日久生情。吴宽虽以打猎为生,但因其祖上也是仕宦之家,落魄后几代专研中医书,以针灸疗病,算命看风水等为生,故而也识文断字,每到过年还给村寨的人家写春联,人又厚道老实,和彩凤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不几年二人便有了两男一女。后来天下太平,又回到余庄村里,行医疗病、种地、打猎,生活过的倒也舒心。


彩凤美丽善良,喜爱唱歌,她的嗓音甜美、温润,又结合了本地山歌的韵调,唱起歌来,欢快时能使人不由的狂欢乱舞,悲咽时又能使人泪如雨下。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得与君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彩凤最爱唱的两首曲子。


彩凤本是南方人,她看到“天池”中有许多鱼儿,就用绳结网,教吴宽捕鱼。起先本地人不吃鱼,后来吴宽捕到鱼,彩凤在家做,一家人吃惯后,吴宽就不再打猎了,隔几天去天池捕一回,其乐融融。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到了金大定九年,岁逢己丑。吴宽、彩凤已是花甲老人了,身边儿孙满堂。子孙们在彩凤的教育下都知书达理,胸有耕读仕途之念,心怀精忠报国之志。


九月初九,秋高气爽,北雁南归。吴宽赶早来到天池捕鱼,忙活半天才捕到几条小鱼,一群大雁翩然而下落在天池边上,觅食、休憩。他把渔网连鱼放在水边,准备回家。只见一只大雁钻进网中吃鱼,吃的正欢之际,他连忙过去把吃鱼的大雁捕获,高兴地回家了。


吴宽带着大雁往回走,另一只大雁在空中不远不近地跟着,一直回到院里。当它看到吴宽把网中大雁杀死后,先是悲鸣不已,继而猛然飞落,撞死在院子中的一块大石头上。 彩凤听到院中响动,走出屋门,看到眼前的一幕,不禁潸然泪下,随口吟道:


金殿笙歌成旧梦,狼烟散尽玉染瑕。


虎为残魂继残缘,耿耿真心明月朗。


秋雁南飞生死许,似笑彩凤情何雅?


睹雁脉脉共凄伤,纵是无情亦断肠。


她的哭声凄凉悲恸,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使吴宽顿感沮丧难堪,无心料理院中的两只死雁,而是痴醉在他老娘娘(宁武一带丈夫叫老婆就叫老娘娘)的哭声里,莫名其妙地跟着哭了起来。一是被大雁的真情感动了,一是被歌声一样的哭声感染了……


他们的哭声惊动了周围的邻里,其中许多是他们的儿女孙甥。人们推开柴扉,看到院中的两只死雁,听到两位老人忘情的哭泣,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哭了起来。直到两位老人哭声停止时,众人才想起去问哭泣的原因。此时,两位老人已高登云路了。


子孙们把两只殉情的大雁和两位痴心的老人合葬在一起,按当地的风俗在坟头用石块垒成一个很大的培塿,逢年过节,烧钱化纸,焚香奠酒,寄托哀思。


七七四十九天后,子女孙甥合家来圆坟的时候,人们看见坟头开裂。同一天夜里,子孙们做了同样的梦,梦见两位老人魂魄涅槃,化为凤凰向北飞去,两只大雁化为两个洁白的天鹅向南飞走。它们与凤凰分别时,凤凰给它们各自赠送一支金色的羽毛。金光照耀之处,必然是文风盘踞之所。


后来有人在宁武城头看见凤凰飞过,也有人说宁武城就是这凤凰化成的。因此,后人把宁武城也叫凤凰城,凤凰栖息过的山叫凤凰山。而静乐城的岑山因其祖山芦芽,宗山管涔,千里龙脉,结气止息于汾碾交流之处,上面瑞气腾笼。一对天鹅带着缕缕金光翩翩飞来,栖息在岑山顶上,但见山上山下苍松郁郁,半山坡宝峰寺隐隐。抬望眼“岑山艮丙交峰,对面天柱山丙午丁秀拨,正是独占魁元之地”,遂展翅萦飞,金光普照。人们为使天鹅常驻,文风昌盛,源远流长,便在岑山顶上修建鹅池,天赐楼。岑山坡上艮山坤向,庚戌日开工,兴建文庙,坡下大兴书院,兴学育人,成为儒林一条街。文昌庙、关帝庙、老君庙、天庆观、圣母庙、吕 祖庙依岑山而建,正是:儒释道遂山弘扬,一条街世代书香。千年钟灵毓秀地,静乐文风自此昌。坡底同方位处留一空地欲修建一处“状元府”,以祈我县登科甲第,人才辈出。并且还留下“金鹅泊水,泽布六社”的美好传说。故此,静乐城也叫鹅城,这也是静乐城被称鹅城之“鹅”的来由。


(二) 鹅城之乱



春秋时静乐县为晋国汾阳邑,西汉为汾阳县,晋置三堆县,北魏为三堆城,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四年改为静乐县,唐代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为宪州治,元为管州治,并废县入州,明洪武年复置静乐县,至今未改。


历史上,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南下掠掳,静乐县正好是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明朝以前,静乐人民的生活是以游牧、打猎为主,人们居无定所。有历史记载的几次战争:晋楚城濮之战、三家分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战林胡、战楼烦,秦汉抗击匈奴、汉初年白登之围、东汉黄巾起义、西晋永嘉之乱、北魏尔朱荣作乱、隋唐沙陀突厥纵横三晋、北宋契丹屡屡入晋、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南宋时金人统治、元朝蒙古人南下的王朝更迭、明初土木堡之役、近 300 年抵抗蒙古人入侵的大明历史、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的大惊扰、清兵入关的大屠杀、日军入侵大战乱…… 无一不波及到静乐的民生安危。


据有关资料记载,静乐之名包涵了两重意思:一是家园往逝的美好,“居斯地也,则有放怀远眺,肆志徜徉,理乱不闻,其乐泄泄者矣”,故名静乐。二是战乱深重,“人民拮据 焦劳,避战流离,啼饥号寒。目赌疮痍,盼宁静,求安乐,顾名思义”。


时下,战争远离我们已六十多年了,人们沐浴在太平盛世之中,许多人没有感受过“宁做太平犬,莫作离乱人”的悲凉凄惨。而我们的父辈、祖辈说到战乱、动乱、离乱……至今心有余悸。


盛世修史,近年来不断有家谱问世,考其祖先大多为明清时期从远方来到静乐。而要找寻明朝以前延续至今的土著居民,可以说非常稀少。这与之前的战乱频仍大有关系。稳定的社会才有稳定的人民,有恒产者才有恒心!


据《静乐县志》记载,鹅城的修建从北宋熙宁年间开始,起先是低矮的土城墙,历代均有修缮,直到明代后期,县城四周城墙才加高增厚,高4.2丈,厚5丈。并且外面用砖包砌,垛口、城楼、县衙、市楼、鼓楼、街道、庙宇、河坝等等都得以修缮。明朝嘉靖年间路经静乐的进士傅霖撰写的《刘邑侯修城碑记》中写道:“竣工后的静乐鹅城,城墙、城貌为“计高四丈,厚五丈,延袤四里许,雉垛甃以浑砖,记八百五十座;內周以石墙,高三尺,以界行者,有变则毁而下之,门楼铺计二十九座。节如,巍如,焕如,屹屹金汤之固矣。”


县志载:“考大城之修,始于绣衣康公,成于大尹左公,四面坚好,足称荡荡佳城。”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明代晚期,对于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县城来说,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可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


我们从史书上见到的常常是明末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饥寒交迫,以观音土为食……我给祖父母上坟时,在荒山地畔见到两块明代天启三年的墓碑,墓主人的身份一般。由此想到,明史是由清代人写的,在满清鞑虏的统治下,为史者总是写明朝的黑暗与饥荒,而不敢写明朝的富强。修城的浩大工程,山间的明末墓碑,前人的口口相传……印证了明代的国强民富,饥寒交迫的人们是不会给祖先的墓地立碑的!



相传,明末,李闯王过静乐时,曾将城内寺坡底官绅李家街庐舍烧毁。李暲《燕诒堂记》:“明季邑中有不逞者,引闯贼余党入城,虽只数人,而民自惊乱,余家被毁。”由此可以看出,其实李闯王入城并未伤人。而真正死伤严重,给鹅城居民造成流离失所、田园荒芜、饥荒逃难的是清兵入关后,以剪除“闯贼”余党为名的大肆屠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0)到任的知县黄图昌这样描述清兵入关南下大屠杀后,静乐老百姓的生存惨状:“家家悬磬,人人鹄面。有无衣无食 冻饿而死的,有食糠窍麻屑结肠而死的,又有纷纷逃走,咸出口外者。或饿死于路、或抛儿于河、或卖身、或弃妻、或落水为娼。”据传说:“跑了的都是穷人,村里有地的。留下的都是有东西的,有房屋的老财主,还有看到谁家宅院外面倒出土,就等人家跑后去挖东西的穷人。为了东西丢了命,没有东西的逃了活路。”清兵把城内守东西、有房舍的老人、富商、官绅、贪财不要命的……全部赶到北门外 (杀人圪 洞)屠杀,尸首扔到西城墙外的汾河边上,成了饿狼的美餐。因此,每次战乱后就会有几年“肆虐的狼患”。死尸遍野,饿狼吃死人,吃红了眼,见了活人也会狂咬滥吃。有幸逃脱的官绅富贾的子孙后来祭祀罹难的亲人只好“汾河畔烧纸,坝堰上哭”。据说当时汾河畔哀魂遍野,白骨累累。经 黄风黑尘,鬼哭狼嚎,游魂野鬼,四野为患,扰害百姓,连县太爷所在的衙门里也被惊扰的不得安宁。


清代中期,天下太平了几十年后,鹅城里的县官、士商、豪绅、富户、庶民百姓纷纷自发起来,出资出力在北门外汾河东岸三皇阁附近选一龙虎之地,修了一座官办的“孤魂庙”。每年十月初一唱戏,和尚作水陆大会,超度那无辜的无主孤魂野鬼,也算是当时条件下安定人心的一种无奈之举吧。


战乱大伤鹅城的元气。从谱志史书上可见,鹅城光坡底李家在明朝末年就达一千多人。据万历三十四年的一块修城石碑记载,当时“修城的军户、工户、匠户、壮丁有 2973人”,加上城内各方之人,农户、商铺、汾河上运木头的,至少有三四千人。“民瘠而安,劳而不怨。居民熙熙,星罗棋布,烟火相接。犹见承平之世”。万历年间的一次人口统计,全县男女共33820人,到康熙三十五年,编审人丁18015人。百年人口减少15805人,而康熙三十七年报逃亡人口3556丁。康熙三十九年全县有人丁13510人。可见清兵入关后我县伤亡人口几近半数,大部分都是青壮劳力,以至于土地无人耕,税收难完成。由战乱而离乱,而荒乱,使田地荒芜引发饥疠、贼寇。穴室多空,萧条万状。城内人口不足垛口(其时城墙上有800多个垛口),大约是700多人。


清兵从大同、朔州一路南来,进入静乐县时,因屠杀过甚,以至地广人稀。静乐县惨遭屠杀时,惊慌逃难的人们大多向北走,因此,静乐县的明代遗老也就流落到阳方口以北的朔州、大同等地了。到后来随着清兵的南下屠杀,来静乐县逃难落户的反到多为阳曲、榆次、太谷、晋南之地的人了。


后经康乾盛世、同光中兴二百多年的太平发展,鹅城逐渐繁荣,县城内外光寺庙就达四十余座,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每月都有唱戏的台口。到日寇侵静前人口达到3000多,但仍不及明朝最繁华时,直到当今改革开放前县城人口也不过三四千。



1939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寇占领鹅城,城内居民大多已经逃亡到偏远山村。大约一年后,日伪政府发放“良民证”,原来城里的部分居民才回到县城。人们过着“亡国奴”的悲惨生活。男人们被迫给日本人做苦力,累死、打死、致残的不计其数,女人们不敢出门,听到日本人进院,脸上抹锅底黑,装痨病咳血,破烂凄惨。战乱中死的最多的是男人,但是受伤痛最深的是女人。她们中有伤父母的、有死丈夫的,有死儿女的,有被抢上炮台遭凌辱的……女人们用无尽的泪水洗涤世道的肮脏与无奈,用痛彻心扉的哀哀嚎哭发泄身心的苦痛与凄凉。


那时,人们听到飞机声就会慌慌张张往城墙底下的防空洞避难,顾不来小孩就会将其顺手丢到山药窖躲避,飞机过后房倒屋塌,一片狼藉,许多人伤亡在飞机投下的炸弹中。要是日军被打死了,就会被运回县城,然后用汽车把民房拉倒,房上的木料就成了火葬日本死人的燃料。寺坡底就是日军的焚尸场,焚尸的臭味弥漫了整个县城。


有一年四月十五,南河滩火神庙,绥蒙剧团唱戏,看戏的人们挤满了整个戏场。戏场院东面一家店铺的大门突然被推开,由于大门厚重加上受潮,发出了一声尖锐的响声。会场有人以为是飞机声,于是惊慌奔逃,会场顿时一片骚乱,做买卖的颠翻了货物没命的跑,看戏的人们有丢了鞋的,丢了凳子的,有互相撞倒的,唱戏的演员也顾不得换行头跟着乱跑。人们对飞机的恐怖由此可见一斑。


静乐解放后,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一方面建设家园,另一方面积极支前、参军参战。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静乐县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阵亡战士大多为年轻人,也是一家的顶梁柱。尽管有政府的抚恤,但还是给百姓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痛。刚解放时,每年清明节,人们自发带着供品到南河滩烈士塔前祭奠烈士亡灵,还有在烈士塔前恸哭的。学生们在烈士塔前肃立默哀,聆听悼词,顿感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以至于见了穿军装的解放军也会肃然起敬。


战后三十年所见葬礼虽因年景的困难而简单,可悲哀的氛围常被恸哭的声音感染的非常浓厚,这是痛苦时代的真情表露,战争的创伤或多或少都波及到每个家庭,人们用别人的灵堂发泄自己的哀伤,战乱年代的的相互扶持,深情关爱, 也增加了人们的凝聚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葬礼,虽然豪华、 排场,可人们已经从战乱的痛苦中淡出,精制的纸宫殿、丰盛的贡品、美味的饭食、巨额的冥币、金山、银山、聚宝盆、美女、别墅、大戏台……引起人们对死后的美好遐想,真是太平年代“鬼”也幸福。


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是在“均田地,等贵贱”的感召下,靠无数的平民百姓舍生忘死,流血流汗建立的。可从草根崛起的皇帝、将军、官绅后代……一代一代,在二三百年的和平发展中无比的奢侈、残暴、贪婪。修宫殿、建豪 宅、圈土地……想把社会财富都聚于手中,致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引发社会矛盾,最后发生战争,动乱,直至亡国。


(三) 鹅城之水


鹅城从北宋熙宁年间开始建城,至今已达一千多年。鹅城西傍滔滔汾河水,南濒滚滚碾河水,城与水休戚相生。平日里山清水秀,绿树掩映,风光绮丽。到了夏秋洪水泛滥,淹没城池,造成灾难,历朝历代都有此记载。因此,治理河水,修坝改水也就成了每个时代的民生工程。


汾河的治理,最远可追溯到三千年前西周的台骀治水。《左传·昭公元年》 有关于台骀在太原地区治理汾河成为汾水之神的记载。在汾河畔的宁武定河村(过去属静乐),有专门祭祀台骀的庙宇(汾川昌宁公庙),至今香火不断,每年五月十八唱戏,祭奠水神台骀颇为隆重。赤泥洼乡桃子山大郎庙(昭润公祠)据说也有祭祀水神台骀的水神阁。县城东关八蜡庙(八岔庙)左侧,在民国二十年以前还有专门祭祀台骀的河神庙,西山寺旁也有祭祀台骀的河神庙。台骀亦成为我县历史上九大名人之首。


汾河、碾河过去水量很大,汾河上船棹频繁。公元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已经结成秦晋之好的秦国求援,秦穆公发动“泛舟之役”。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汾河直抵晋国的绛都,也为我们留下“晋惠公借粮——有借无还”的歇后语。“泛舟之役”是汾河航运的最早历史记载。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遂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瑟,鸿雁南飞。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在汾河上,和群臣宴饮,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一首千古绝调《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飞。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汾河能承载运粮船、楼船说明了当时河水之大。以至于汾河川两岸没有人耕种,更不要说盖房了。古树参天,野兽出没。


今年长人回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前,大批的木料串成木筏,棹筏艄公站在木筏上就从宁武随流而下。路过沿岸村庄,遇到天晚时,就把木筏停泊在水边。艄公们就在岸边 搭起简易的帐篷,烧火做饭,休息。
在汾河水上运送木料,最艰险的河道是阳曲河段,汾河出山口——“烈石口”。到了那里艄公们就不敢在木筏上站立了,而是到下游等待接木筏了。因那里河床又窄又陡,两岸石壁耸峙,湍急的河水常把木筏颠翻,甚至推涌翻插到山间的石壁缝隙中。若遇到这种情况,就需将人用绳索吊下石壁跟前,把巨大的木筏从石缝中抬出,然后再推入水中。可以想见艄公的艰辛,汾河水上渡口之景况。明朝诗人张颐在《汾河晚渡》这样描写: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


中流扎扎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儔。


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东碾河从云中山西麓的漫岩村马圈山下,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娑婆、康家会、娘子神、鹅城镇四个乡镇,河道全长56.2公里,上下游落差200多米。河床陡,水流急,遇到洪水泛滥,洪水如同碾石磙动。冲毁河堤的记载很多。


据说,碾河水在宋熙宁筑城以前,是沿着北面岑山脚下的石崖之下,从寺坡石坡下面一直向西与汾河水交汇的。邑有古谣说:“水打东城角,露出阳光洞。”宋宪州尉杜时亮撰写的《阳光洞记》载:“阳光洞者,宪州道正阎若进之所居也。观依北山之麓,其最后为三清殿。循三清殿而北上,径路盘纡,约二百步至山胁,当峻壁巉岩处为洞。”可见当时洞下面正是从东城角滚滚而过的碾河水。后人考证,该洞就是旧时静乐中学曾放山药的石洞。也有人说阳光洞在朝阳山天 庆观通往寺坡文庙的路上,今已被人家盖房填埋。从黑汉沟一直到天柱山西南脚下的赵武灵王城,全是茂密的千年古树。


北宋熙宁筑城时,首先在城东筑坝,把碾河水改道至南门洞前,即现在的东西城壕。后慢慢改到如今的南河滩戏台前,一直向西由西关口与汾河交汇的。一直到明末清初,东西关还是树林一片。因碾河河水是暖水,到了冬天农闲季节,人们常引河水推动水磨,水磨生意异常兴隆。在解放前,光邢家沟到城里东西关沿路河上,就有二十多座水磨房。


清朝雍正年间,开始大修东碾河河坝,从小东门一直向南把碾河水改道至如今的天柱山脚下。天柱山脚下的南沟村、固贤村的人们从此移居别处,这两个村也就在静乐的地图上消失了。至今老人们口中流传着“迁走固贤村,修起东西关”的俗语。因为不改河道,人们不敢在东西关的地面上盖房居住。即使解放前的东西关,街道也要比现在低很多,由街道进入人家宅院至少要上五节台阶。南河滩相对比东西关又低许多,这都是为下雨或碾河决堤时排水通畅。东西城壕的城墙下面,七十年前,各有一个蓄水的大水塘(据说是修城墙时取土所挖下的大水坑),也主要是为了排雨水和失火时取水方便。


雍正年后,城内人口增加,人们开始在东西关大兴土木,原来茂密的千年古树被砍伐,变成了一座座民房、庙宇和一畦一畦的菜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治理汾河,修水库,改河道,引水灌溉农田,造福人民。汾北灌区永安镇村前修滚水坝,县南赵王城村前也修建滚水坝,以及永安大渠、东干渠、南干渠等等。朱政委豪情满怀地写下诗篇:


汾水乖乖锁坝间,公路林带镶坝边。


个个水池美如画,梨香鱼跃黄花艳。


条条水渠灌良田,电站提水上高山。


块块稻谷金光闪,高寒山区赛江南。


近年来,两河沿岸各沟道大修水库、鱼鳞坑,植树造林,引碾河水供县城居民用水。原来给鹅城人民造成灾难的河水,如今变成了有益于人民的宝贵财富。朱政委当年的宏伟蓝图早已成为现实。随着“三城同创”的开展,汾河、碾河两岸水上公园落成,楼房林立,桥梁横跨,为鹅城的美丽又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四) 鹅城之物



静乐的历史上,汾河两岸古树参天,猛兽出没,周围的沟道、山山洼洼也是绿树成林,水草丰茂。汾河川覆盖着的原始森林莽莽苍苍;婉延的汾河支流的河道也是天然的绿色牧场。北方游牧民族曾在这里放牧狩猎,也吸引着一代一代拓荒者纷至沓来。传说:修寺坡文庙时,砍伐岑山顶上的一颗千年古松树,大树倒下后,树根红水滢滢,树根尚在山上,树梢竟能拖延到山底,可见此树之大。且修庙宇所用之木料大多为就地取材。民国时,天柱山上有一颗数人合抱的大松树,人们叫老四,而曾经的老大、老二、老三是在岑山之上,老五在今西会村,可惜被人砍伐。


那时候,河水流量大,林木茂盛,气候宜人。天空中飞翔的猛禽有:黑皂雕、老鹰、猫头鹰、花鸨、饿老鹚、尖翅、捞鱼鹳……树上栖息的珍禽有:鵏、褐马鸡、百灵鸟、大角、黑窜、黄鹂、黄莺、斑鸠、画眉、鹦鹉、布谷鸟、鸳鸯……山间出没的猛兽有:老虎、豹子、狼、狐狸、猫豹 ……洞穴中还有:蛇、獾、黄鼠狼、野猫……狍子、黄羊、香子、山猪、山兔、山鸡、石鸡、半鹚随处可见。


由于水草丰美,植被良好。在冷兵器时代,静乐还曾是出良马的地方。桑树最适宜在静乐生长,因此,历史上有出蚕丝的记载。前人讲:东西关菜地边上曾有几颗很大的核桃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有些有钱人家还用核桃木制做平柜、竖柜,用桑木制做寿材。据说有的庙宇上的梁柱竟是用千年灌木做成的。


有学者考证:两千多年前,山西森林覆盖率高达63%,相当于现在的十倍。《晋乘蒐略》曰:“芦芽山雄胜与清凉(五台山)抗衡。为全晋第一崇山……峰峦特秀。”还有娄烦牧马监“牧马数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锦”。《静乐县志》载:“芦芽山……连镇诸州,逶迤百里。最上一峰,突入霄汉。五月飞霜,千载凝冰,时或山上雨而山下晴,其树木、梵宇、奇泉、怪石,乃与五台山比肩齐名者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晋问》中写道:“晋北之山有异材,梓匠工师之为宫室求大木者,天下皆归焉!”诸如“丛台、阿房、长乐、未央、昭阳之隆丽诡特,皆是之自出”。《新唐书》卷137《裴延龄》亦曰:“近山无巨木,求之岚胜间。”明代赵梦麟《夏日芦芽山访僧》诗云:“长松巢翡翠,怪石卧罴熊。”傅山先生游芦芽山,初临山下就吟出“禽向岂无句,神山秘不传。芦芽才一到,幽韵与谁言”的诗句。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来山西拜谒傅山,路过静乐城时曾赋诗一首,再现了当年静乐木材、牛马的繁盛景象。


邑枕汾川首,城分并塞支。


马牛遗牧地,材木剩山陲。


冱泽鱼空后,腥风虎下时。


娄烦虽善射,不救汉王危。



史载:秦汉及隋唐修长安、北魏修洛阳、宋朝修建汴梁城、元明清修建北京城,所用的木材大多从山西采伐,然后经汾河出晋。晋西北管涔山、汾河川一带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洛阳、汴梁、北京,故有“万木下汾河”之说。


传说,沿路濒临汾河畔的永安镇、娄烦镇、静乐城西关河上,过去的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与汾河上运送木材有很大关系。运送木料的官员、富商、停泊夜宿的艄公、搬运木头的壮汉,经常游走在沿河城镇,吃、喝、住、行也自然拉动了这些地方的各种商铺的繁荣。


历代王朝对木材的过度砍伐,使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降低,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后,许多溪流干涸,乱砍滥伐使水土流失严重,雨季冲刷走的肥沃地表土愈来愈多,而土壤一旦流失很难恢复。美丽富饶的静地乐土逐渐变成了荒山秃岭,人们的生存方式也由原来的狩猎、放牧变成了垦荒种田。美丽多姿的森林景观和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也慢慢消失。


明朝以后,静乐县人民一代一代勤劳垦荒、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春种秋收。到清末民初、解放前后,每到秋收粮食归仓后,大批的驼队、骡马,肩挑步行担着粮食、鸡蛋的买卖人便从城里,经娘子神、康家会、固镇、石庄、北小店下到阳曲、太原。于是留下了“驮不完的静乐县,添不满的向阳店”的俗语。


解放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规模的垦荒造田,及农业学大寨热火朝天大修梯田,原本郁郁苍苍的长满灌木的山坡野地变成了农田。由于人们植被和环保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水土流失,动植物资源减少,到现在就连过去常见的狼、饿老鹚、猫头鹰等也成了稀有动物。滔滔的汾河水上的“棹筏景观”也成了老人们口中的“古话”了。恩格斯曾有这样的一句对自然存有敬畏之意的警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近年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保护大自然、保护母亲河的战略决策,让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慢慢得到人们的认可。人与动物和谐发展,保持生态平衡这样的话语经常见到。小孩们有时也会好奇天真的问:“我们这里有没有虎、豹、狼、雕、老鹰?”我们只能无奈地回答说:“我们这里过去有,现在没有了。”有几个传说中的故事,记下了我们静乐县曾经的自然环境和物种。


杀虎墙  杀虎沟



在距静乐鹅城东南面八十里远的沙滩村,自古地广人稀,林木茂盛,原始植被保持完好,气候十分宜人。该村到任家庄不到五里的山路上夹着一条小山沟,沟里清清溪水长 年潺潺不断,周围山清水秀,绿树茵茵,花草如垫。许多动物在这里徜徉,山猪、狍子、黄羊、香子等常来这里喝水,引得石龙豁大山里的老虎、豹子、狼也常来溪边喝水捕食。


传说,在明清时期,这里的杨柳树、柏树、红松、白桦 树、菜树……如麻一样长满了龙家庄通往阳曲县的山山凹凹,里面就栖息着老虎。


沙滩村的村民去溪里担水,经常会遇到老虎也在溪边喝水,老虎见了人也不害怕。要是担水的人少,人们就只好回去。尽管这样,因担水遭遇老虎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猛虎给村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于是村里集合了十来个年轻后生,趁中午老虎不常出没的空隙,用石头垒砌起一堵两三丈高的长长石墙。石墙与水渠一边的石壁连在一起,这样就把老虎、豹子、狼等阻隔到村庄的另一边了。在砌墙的时候,村中的女人们像过节一样,在家里做好莜面、油糕,犒赏垒砌的后生们;老人们远远看见老虎来时,有的拿着长杆铜号吹,有的拿着破铁锅敲,有的拿着长棍吼,有的手里扬着红布条舞动,有的点燃浓烟滚滚的火堆用以给工程助威呐喊,惊吓老虎。


后来由于山上的千年古树被砍伐殆尽,老虎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原来肆虐的虎患慢慢减少了,只剩下一只病恹恹的老虎。有一天,这只老虎又去溪边喝水,几个年轻人先是用自制的铁炮炸老虎,但那时的铁炮就像现在的爆竹一样,光有声响毫无杀伤力,非但没有炸跑老虎,反而激怒了老虎。老虎向墙上猛扑,由于墙高,待老虎连扑几次筋疲力尽时,众人在石墙边上居高临下用石头猛砸老虎,直到把老虎砸死。从此,这堵石墙就被称为杀虎墙,这条水沟就被称为杀虎沟。老虎从此在静乐绝迹了。几百年过去了这堵石墙依然完好地保留下来,见证着曾经的沧桑岁月。


当老虎在沙滩一带消失后,随之而来的是比老虎更为疯狂的豹患、狼患。人家院里的牲畜、鸡、猪,从此不得安生。只有这时人们才又怀念起久违的老虎。


自然界就是这样此消彼长,每一种物种或生命的存在都是大千世界里的神秘一环。无论是猛兽、爬虫、蝼蚁、飞禽,还是花草树木,都是这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了任何一种都会给人类及大自然的一切带来灾祸。


豹与猪



过去大山里栖息着很多豹子,起先豹子一般是不伤人的。由于树林大量砍伐,植被破坏,许多山野动物慢慢减少,豹子的领地遭到破坏。找不到食物的豹子,在饥饿的驱使下流窜到村里,因此农村的牲畜、猪、羊等就成了豹子捕食的对象。有时甚至吃人。人们说起豹子非常恐惧。有一回,一个放牛娃在山沟放牛时就遇到一只豹子带着两只小豹子。豹子见了牛就猛扑过去。那十来头牛围成一圈,里面是小牛,外面的几头大牛牛尾相对,牛头朝前和豹子进行殊死搏斗。放牛娃吓的躲在一个大石头下面一动不动,直到远处种地的人们赶来把豹子撵跑。放牛娃惊的拉了一裤屎,他娘还给叫了几天魂,后来再也不敢一个人放牛了。还有一回, 一个放羊的赶着一群羊早早就回来了,村上的人就问:“为啥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放羊的说:“我听见后山有豹子吼叫,怕来吃羊就回来了。”后来有人说,其实那不是豹子吼,而是天上的飞机声。可见那时的人们是多么害怕豹子。


据沙滩村老人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该村一户人家养着一头老母猪。这头母猪体长有八九尺,站起来足有三尺高,锯齿獠牙,威猛无比,十分吓人。原来,是家猪和野猪杂交的后代,有着野猪的本性。


这一年秋天,人们割完莜麦,劳累一天正在酣睡之际,只听院里响声雷动。咆哮、嘶吼、嚎叫声此起彼伏,一阵比一阵猛烈、厉害,一阵比一阵尖锐、响亮。窑洞里睡觉的人们赶忙起来,从天窗向外一望:金黄色的圆月下面,只见老母猪的身后跟着十来个小猪仔。一只硕大的金钱豹和老母猪两头对峙着。猪喊豹吼,声音非常恐怖。豹子设法避开母猪的攻击去抓小猪,而母猪却盯着豹子,竭力护着身后的小猪。在宽敞的院子当中,猪和豹像转风车一样飞快地转动着,院里的尘土腾起如一朵蘑菇云。


母猪盯着豹子转,身后的小猪也跟着母猪转,豹子追着母猪后面的小猪转。母猪张着长长的大嘴嗷嗷怪叫,豹子避闪着母猪的长齿尽力嘶吼着,想逮到一只小猪。家里的人趴在窗前大喊大叫,手里还敲打着烂铁犁片子,平时狂叫的大黑狗此时早已吓的钻进破草窑一动也不敢动,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家里的猫也吓得瑟瑟发抖。天快亮时,豹子始终未逮走一只小猪,最后只好翻墙逃跑。


人们走出院子,只见猪和豹子撕咬留下的豹子毛、猪毛,猪粪、豹子屎满地都是,还有地上踩踏、抓捣下的痕迹,母猪呼呼喘息着,浑身大汗淋漓像从河里爬出一样。


人与狼的对峙



1958年大炼钢铁的那个秋天,在赤泥洼完小教书的一位老师,放了秋假准备回家。吃过午饭后,拄着一根坚硬光滑的山桃木长棍,翻山越岭从牛泥沟行进在回家的路上。


沿路村庄的男女社员、老老少少,大多加入到轰轰烈烈的炼钢大军里面去了。社员们顾不上收割地里早已成熟的庄稼,沉甸甸的谷穗在风中摇曳着。成群的麻雀黑压压地在地里啄食。野鸡、半鹚不时从山畔飞起,发出呱呱的叫声。当他翻过一座大山向山下走了一段路之后,身上的汗水已洇湿了背心,两腿发酸,浑身无力。火热的太阳也慢慢偏西,山头吹来一阵凉爽的秋风,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


路上一个人也没有,走了一段平缓的山路,又转过一个 山头,却见前面狭窄的黄土路上卧着一条硕大的白脸灰狼,路上面的地塄上站着一条米黄色的长尾巴狼。快到跟前时,这条黄狼猛然从地塄上冲下来,用嘴杵在地上,朝着来人发 出一声凄厉的嚎叫,一条长长的尾巴拍打着地面发出急促的啪啪声,扬起一阵尘土。寂静的山路使人不禁毛骨悚然。不多时候,又从远处跑来一条大白狼,挺立在地塄上,张开尖长的嘴巴,伸出长长的舌头,发出吁吁的喘息声……


地塄下面这条狭窄的土路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老师拄着木棍与这三条狼对峙着,不敢再向前走。狡猾的狼就是想在这险要地段置人于死地。一个人面对三条狼,稍有不慎就可能激怒老狼。此时此地的他,如有胆怯或处置不当也会遭来杀身之祸。


他想起村里人的话:“见了狼,手中的棍子千万不可举起,只要举起棍子,狼就以为会打它,就会猛扑过来,只能面对恶狼的进攻。用棍子直直的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山间万籁俱寂,太阳渐渐西沉。路上卧着的那条白脸灰狼慢悠悠地舔着嘴唇,露出尖利的牙齿,发出低微的咆哮声,竖起的耳朵不时耷拉下来。那条米黄色长尾巴狼很警惕地望着他,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另一条大白狼东张西望,显的有点烦躁不安,腿脚不停地来回活动着。就这样沉默的对峙了好长时间。天色越来越暗,夕阳已沉入山底,只有最后一抹晚霞映照着东面的山坡,亮起一片猩红的光芒。四野很静,耳旁传来白狼粗重的喘息声,风轻柔地卷着从远处刮来的几片枯树叶,瑟瑟作响,偶尔还能听到一阵吱吱的虫鸣。他的心砰砰直跳,头发一根一根上涨,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正在生死未卜之际,后面来了两个赶着毛驴驮完矿石回家的农民,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杆长长的铜号,另一个手里扬着一根赶驴的鞭子。驴的嘴和鼻孔吐吐吹气,鞭子在寂静的夜空中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长号一吹,震山动地,回音袅袅。三条狼慢慢转身,消失在暮霭沉沉的旷野之中。


三人相跟着,沿着狭窄的土路,跌跌撞撞地向前面的村庄走去。远处不时闪烁着鬼火一样的亮光,赶驴的农民说:那是狼的眼睛在夜色中闪动。


多少年过去了,那位老师还时常回忆起与狼对峙的情景,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是很难忘记的。


狼 患



狼是以往人们最常见的野生的吃人的动物,也是静乐历史上对人类威胁最大,最血腥,最凶残的野兽。特别是遇到战争、瘟疫、天灾、人祸,尸横遍野的时候,狼患就非常肆虐,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和生存安全。


据老人们说:清朝时候,鹅城附近有一条狼,人们给它起了个绰号叫“没尾巴来成”。谁家的小孩哭闹哄不住时,只要有人说:“没尾巴来成来了”小孩就会立刻安静下来,不敢哭了。


这条叫“没尾巴来成”的狼在鹅城周围肆虐了许多年,被他吃了的死人、活人不计其数,使得人们谈狼色变,惊恐万状,白天也不敢单独行动,黑夜更是不敢出门。县太爷多次悬赏捕狼,始终未能猎杀恶狼。人们说,这条狼威猛无比,诡计多端,胆量极大。


这一年,来了个山东响马,武功高强,擅使一口长柄大刀。县太爷让他去猎杀这条恶狼,他欣然答应了。
他拿着大刀,在狼经常出没的树林里寻觅捕猎。当他看到这条狼时,就走到一个树木稀疏的地方。那条狼见了他也不逃,而是猛扑过来。他抡刀就砍,狡猾的狼不住地躲闪着。大刀在手中呼呼作响,刀刀力猛,狼躲得飞快。砍了一阵后,狼一转身,一刀下去,刀锋猛然砍过,把狼的尾巴齐根砍了下来。刀却因用力过狠,砍入旁边的一颗树干上。就在他拔刀的瞬间,狼转身扑来,把山东响马掀倒在地,先咬咽喉,喝完血开始吃肉,顷刻就把头给咬了下来。


人们知道后,吓得身上起鸡皮疙瘩。人们联想到过去鹅城里有一恶棍,名叫来成,平日里仗势欺人,滋事生非,欺行霸市,无恶不作。平民百姓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如同这条狼一样为患一方。人们认为这条狼是恶棍“来成”转世,又变成了恶狼来残害百姓了。于是就把这条没尾巴狼叫成“没尾巴来成”。


这条狼没有尾巴以后,更加疯狂了。白天也敢蹿入城里,躲在旮旯拐角,恃机吃人。夜晚城门关闭以后,夜深人静之时,就会跑到人家院里逮猪、吃鸡,使得城内人心惶惶,家家门上插着坚耐的插关,还抵着粗壮的顶门棍。鸡窝、猪圈门上抵着大石头。尽管这样,狼逮鸡、逮猪之事也时常发生。有人家的小孩也有不慎被狼叼去的。


直到有一年,一个河南来的捕快才把“没尾巴来成”给消灭了。以后又出现了小白脸,大灰狼、黑苍狼、红眼狼 ……也是非常厉害的。不过再厉害的东西也有克星,任何祸患都不可能长久,天怒人怨之时,就是其自取灭亡之时。


后来县城出了个天生不怕狼的后生。他身高力大,胆子也大,最爱吃狼肉。每年冬天他总要设法猎杀几条狼,吃狼肉,卖狼皮。狼见了他,无论是一只还是一群,都会吓得飞逃。


有一年夏天,他正在锄地,远远看见一条狼过来。此时正当午时,赤日炎炎。他赤着上身,手握锄把躺在地畔。等狼渐渐靠近时,他装死人,眯封着眼睛,一只手紧握锄把。狼走到跟前,一会儿用爪子刨土,一会儿用尾巴甩打,弄得尘土飞扬。一阵试探最后才慢慢靠近,准备啃吃“死人”。就在此时,那后生突然跃起,用锄头猛砸狼头。狼吓得转身飞奔,一股稀屎直泻在他的身上,他赤裸的上身被滚烫的狼屎烫起许多燎泡,最后成了“狼疮”,流脓溃血,遭来许多晦气。



也有人在村外设置“狼棺材”。里面吊些死鸡或死兔, 等狼钻进里面吃的时候,一个大石板就会把狼关在里面。也有人让铁匠打造铁夹子,上面放些食物,等狼走进时就会把狼腿夹住,有时也会夹住狐狸、獾子。自从人们发明了猎枪以后,猛禽、猛兽就越来越少了。有句话叫“九月狐狸,十月狼”,是说狐狸和狼到了九月、十月的时候,皮毛最值钱,且人们又在农闲之际,因此这两个月也是猎杀狐狸和狼的最好时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每到冬天,街上卖狐皮、狼皮的人屡见不鲜。到了四月,有耕地的人遇到大狼外出觅食,就把小狼崽或杀死,或抱回家养起,引的大狼每夜都来村里嗥叫,听的人心烦意乱。大狼也会寻着狼的气味找到狼崽,设法救出,并给抱狼崽的人家的牲畜以凶残的报复。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在野外已很难再见到狼了。曾经的“狼患”也成了老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会发光的木头



世上的事千奇百怪,形形色色。人们在有限的百年之间,慨叹天地悠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流传其间的许多疑惑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在人们的心中慢慢变得不再神秘了。


在鹅城南面石峡山的峭壁上,长着几颗歪斜扭曲的古老灌木。寒风萧瑟的冬天,远远望去好像干枯的柴禾。到了春夏之季,干枯的枝蔓上绿叶茂盛,花团锦簇。到了秋后则挂满红丢丢的小小果实,阳光下一片红亮。旁边的几个深邃的洞穴里面栖息着许多黑皂雕。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有几个年轻人在春天耕种的空隙,在地边休息时听到山崖下的雕洞里叫声喧闹。其中有一个身体瘦小,攀援灵巧的小伙从上面用绳索拴住身子,沿着峭壁下到洞穴要去抓小雕或掏雕蛋。正当趴到洞口时,一只巨大的黑皂雕从洞穴中飞起,巨大的翅膀翩然飞过,把此人从崖畔扇了一下,据说黑皂雕的翅膀能打断牛肋骨。所幸的是小伙被旁边的灌木护住。上面的人又喊又叫,用土块猛打皂雕,不让靠近小伙。众人用绳子连拉带拽把小伙抬上来时,他早被吓得脸色煞白,失魂落魄,一年软的不能干活,不久病亡。人们说雕是有灵性的神鸟,自此以后再未有人敢去雕的洞穴了。


近年来,曾经在空中翱翔的黑皂雕已经多年不见了,但黑皂雕曾栖息过的洞穴依然存在,洞旁的那几颗灌木仍花开花落,枝繁叶茂,果实红亮。人们传说,雕住的洞穴里往往藏有宝物。特别是看了金庸的《神雕侠侣》以及后来拍成的电 视剧后,对石壁上的雕洞更产生了许多神奇的遐想。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几个年轻人在冬闲季节,再次上到山顶,用架设网络铁塔用过的安全带和绳索从山顶空中悬吊至洞穴旁,一个一个地钻进去,拿着光亮无比的充电手电,在洞中搜索,结果除了一些干燥的蛇皮、骨头、蛛网、羽毛和堆积如山的鸟粪外,什么也没有。不过总算解开了人们心中的许多疑惑。人们再仰望高不可攀的雕穴时也就不觉得神秘了。


村里一户人家有一块神奇的石头,人们身上有了疮疖、痈痛、无名肿毒之时,只要把这块石头放在上面吸一段时间,病就会痊愈。这种石头人们叫“吸毒石”。传说在山间沟壑里,有一只很大的癞蛤蟆与一条黑乌蛇狭路相逢,大战起来,你来它往异常激烈。毒蛇咬了癞蛤蟆时,癞蛤蟆就会爬到一块长满青苔的黑石头上,鼓着两腮,肚皮一鼓一吸,过上一段时间后,就会精神倍增去与黑乌蛇拼搏。毒蛇被癞蛤蟆咬败后,也会窜到那块长满青苔的黑石头上偃旗息鼓,准备再斗。一个放羊娃在山畔把黑乌蛇大战癞蛤蟆看了个一清二楚。于是把那块长满青苔的黑石头拿回家,保存起来,但凡有了疮痈肿痛,就把这块石头放在患处,病痛就会神奇的痊愈。


离放羊娃所在村三十里的阳曲县,有一位财主,姓贺。 他只有一个女儿,生的如花似玉,人见人爱,老两口视为掌上明珠。然而,一十八岁那年身上起来一种红水泡,溃破后流着黄水、脓血,痛痒难忍,体无完肤。贺财主请了许多有 名的医生,跑了县城州府许多药铺,女儿身上的膏药涂了一层又一层,草药服了一包又一包,病也没能治愈,且越来越严重。老两口发愁,不知如何是好。眼看女儿生命垂危,于是就说:“谁能医治好我女儿的病,就把女儿嫁给谁”。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放羊娃的耳中。


这一天,放羊娃换了一身新衣服,把那块石头用红布包裹好,放入一个制作精美的小木匣中。他背着小木匣,走到财主家,声称能治好他女儿的病。财主见这个小伙英俊,心中就有了几分欢喜,于是好好款待他。

放羊娃看了女子的病情,就在女子闺房里,打开小木匣,取出那块神秘的“吸毒石”,在女孩身上慢慢吸毒,每天换一个地方。但凡吸过的地方,三两天就结痂脱落,完好如初。老两口喜的眉开眼笑,杀猪宰羊招待放羊娃。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财主女儿全身的疮疥才完全治好。后来,财主把放羊娃招赘家中做了上门女婿。


距鹅城东南八十里的龙家庄沙滩村,山清水秀,林木茂盛,植被保持完好。这里民风淳厚,许多风俗习惯还存有上古遗风。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到大山里砍些糟朽的木头,背回家里,劈成柴禾,到除夕  午夜时分,垒在院子当中点燃,以图红红火火,旺气冲天,大吉大利。



刚解放那年,一个姓王的老翁,60多岁了。他砍不动大木头,就去离村不远的白桦林里寻觅。他把树林沟壑里躺了不知几个甲子的一根上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陈年落叶枯枝、苔藓遍布的糟木头,从地下挖出抬回家里。


这根木头虽然糟朽,但由于长时间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埋藏,因此还很有分量。老人用绳索拴住一头,连拉带磨,走走停停好久才回到院里。木头在院里风干几天后,用斧子劈,奇怪的是劈开后都是一些劈柴沫子,很难成形,还散发 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到了除夕午夜,一家人吃完饺子,正要出去点燃碎木头,却发现在漆黑的院子里,那堆劈碎的劈柴沫子亮光闪闪,清香四溢。等到点燃后,只见香烟袅袅,没有火焰,而但凡有劈柴沫子的地方却是光灿灿的,连同带回家里灶火跟前的碎木头沫子也在荧荧闪烁。全家人都为之惊讶不已,到了白天就看不见了。


这件事传到村里,人们说这是千年树怪成精,于是争着捡一些劈柴沫子拿回家,放在天地爷神龛里供奉。王老伯也 把劈剩的一节放在天地爷位置,当神物供奉,上面披红挂彩。


村里有个清末秀才,80多岁了,平时在家里写字看书, 经常把院子清扫的干干净净。每到农闲的晚上,村里的人们就会聚到他家听老秀才说书,老秀才记性很好,三国、水浒、西游记、今古奇观、五女兴唐传、绿牡丹……说的绘声绘色,形象生动。一屋人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听,夜深了也不愿回去。这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消遣。因此,老秀才在方圆十里八村也算德高望重。谁家写信、念信、买房置地、写状子、对联……都是他执笔。村里人有事情都会和他商议。会放光的木头拿给老秀才看后,只见他闻了闻木头散发的清香,又给人们讲了个故事。


这木头是檀香木。当年有个叫沈万三的财主,他的父亲原是一个贫穷的櫵夫。有一年砍回一枝檀香木,他不认识,就当柴禾给点燃煮饭,缕缕浓香直上蓝天,引得过往的财神爷来到他家,给予他家许多福祉。从此,财运亨通。到了他儿沈万三手上就发展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了。


人们听了老秀才的话,就把这些会闪光的木头保存起来,每到过年的时候,就当供香点燃,祈求财神爷的恩赐。后来村里虽没有出过财主,可后辈子孙人丁兴旺,聪明好学,小小村庄出了许多念书人、大学生,村里的老人也总是把原因归结在这块会发光的木头上。


老翁的子孙们上初中时,化学老师给他们解开了闪光木头的神秘面纱。原来,这木头所处的地方可能含磷高,致使木头之内也含有许多磷的成分,夜里那荧荧闪闪的就是磷光在闪烁。一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六十多年前,闭塞落后和文化贫乏的地方,往往也会引起人们的无穷遐想。


黄鼠狼吃猫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我县每家每户大都养着猪、鸡、兔、狗、羊等家畜。每到一个有人烟的地方,就会鸡犬之声相闻。在温暖的阳光下,街畔各色各样的鸡儿在追逐嬉闹。早上公鸡的打鸣声此起彼伏。母鸡下蛋以后咯咯叫个不 停,使劳累了一上午,在中午小憩的人们心烦气躁。偶尔还能听到女人们悠长的叫魂声、喂猪时拿着棍子打狗骂鸡的嚷叫声、像吵架一样粗声大气吆喝牲口声、满嘴污言秽语的叫骂声、狗见了生人的狂吠声;推着自行车沿村窜巷偷偷买卖东西的、劁猪骟蛋的、钉碗钉锅、张罗赶毡的、耍拳买药的、打卦算命的……汇成了一曲曲令人难忘的乡村交响曲。


当时,天上飞的花鸨、饿老鹚,经常在人们不经意间,突然从空中扑下,把街院里走动的小鸡叼走。有的人从街上回家,手里拎着点猪肉、羊肉,也会被树上下来的饿老鹚叼走。有一回,一家姐弟两从街上往家走,买的一串麻叶被突然从天上飞来的饿老鹚给叼走了。姐弟两吓得脸色煞白。他娘还给孩子们叫了三中午魂。
晚上到院里爬回鸡窝、兔窝逮鸡吃兔的多半是黄鼠狼。黄鼠狼看似又粗又长,其实骨头很细小,腰软善曲,残暴凶狠。拳头大的窟窿它就能钻进去,吃不完,也要全部咬死。 黄鼠狼的毛还是做毛笔的最好材料,因而也有人把毛笔叫狼毫。也有狐狸、猫豹进院逮鸡的时候。


鹅城朝阳山到东崖村的山上,过去有许多野猫,每年到二月、八月交配之季,一到夜晚,野猫的叫声非常恐怖。人们上鹅池圪洞、朝阳山背后种地的时候,经常可见到三五成群的野猫在地里捕食田鼠、蛇、蜥蜴……有时也到附近人家院里逮老鼠,到河畔吃小鱼、青蛙。


东崖村有一个放羊娃,他经常到碾河南面的天柱山、南沟子一带放羊。有一年冬天的下午,天寒地冻,他披着大羊皮袄赶着一群羊在河对岸的田地里放羊。由于天气极冷,他就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下点燃树枝、落叶烤火。只见不远处的冰面上有一只黝黑的野猫在河边喝水。他想,这猫这么冷的天怎么能喝下这么冰冷的河水呀?又见猫喝完水以后,就一股劲的拉稀屎,然后又去河里喝水。这猫好 像很不情愿去喝冰冷的河水。又听到一声凶狠的嘶吼,仔细一看,但见雪白的冰面上站着一个同样雪白的黄鼠狼。黄鼠狼嘶吼着露出尖利的牙齿,逮老鼠时威猛无比的大黑猫在黄鼠狼的面前却像驯服的羔羊。被黄鼠狼威逼着一次一次地喝下冰冷的河水,又一次一次地排泄掉。最后又乖乖地、毫无反抗地被黄鼠狼咬死,慢慢吃掉。世间之事,正是一物降一物。


吃 鱼


过去汾河、碾河里的鱼很多,每到山洪过后,河里就会出现许多翻着肚皮的鱼。人们说这些鱼是让湍急的洪水呛死了。那时候,本地人不爱吃鱼,有人用筛子在河里可捞到一箩头死鱼。可拿回家里自己也不吃,而是让猫吃、狗吃、猪吃,还有就是埋到花盆里做了花肥。解放后,由南方军人转业到县里的干部,派回来的南方籍教师,以及后来的驻静乐的通讯兵、知识青年等,才开启了县人吃鱼的历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夏秋季节洪水退潮后,河畔草滩里,搁浅在浅水里的鱼也很多。太阳出来后,浅水逐渐变得干涸。人们很容易就能捡到许多的鱼儿,有时还能捡到七八斤重的大鱼呢。


汾河在赵王城西北部的汾碾交汇处,有一个很深的水涡,人们把死狗、死猪等都扔进水涡中,使得那里时常聚有很多的鱼儿,还有从汾河水库游上来的大鱼。许多外地知青和本地年轻人常在那里炸鱼。


炸鱼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火雷管绑上一棒炸药,用导火线点燃,然后抛入水中。这是个技术活。导火线的长短和点燃后抛入水中的迟早,直接关系到炸鱼的成败。导火线过长或抛入水中太早,点燃的导火线就会被水灭掉。要是抛入的晚或导火线太短还很容易炸伤人,这是很危险的,有因此炸伤手的、炸瞎眼睛的。爆炸成功以后,随着一声巨响,一个五六米高的水柱就会直冲天空,四溅开来,不一会儿,水面上就会漂起一层白花花的翻着肚皮的鱼儿,用筛子捞起后,放在盆里的鱼儿,不久有的又会活蹦乱跳起来,这是被炸晕了的,也有被炸的血肉模糊的。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小块石灰放入玻璃瓶中抛入水中,石灰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瓶口小,气体排不出去,引起爆炸,也能炸晕一些鱼,不过威力很小,炸不了几条。但这给下河游泳的人造成了许多隐患。很多人被碎玻璃茬扎的鲜血淋漓。


夏天炎热的午后,滚水坝两头耍水的人很多。一面是浅水域,在阳光照耀下,河水暖洋洋的,下面是软绵绵的细沙,这是儿童们游水的乐园。浅浅的河水里不时感觉到鱼儿在身旁游动,活蹦乱跳的鱼儿很容易就能逮到,只是鱼儿太滑,一下就会从手中滑入水中。一面是齐腰深的水域,那是大人们游水的地方,河边常有钓鱼的人们。


东碾河上有一座吊桥,从吊桥上晃晃悠悠就可走到天柱山的脚下。桥旁边是一间坚固的小房,里面按装着往天柱山上吸水的大水泵,一条长长的铁管插到天柱山上的水池里。


在炎热的夏天,这座吊桥也是孩子们最爱玩耍的地方。粗壮的铁桥桩下面是一堆堆厚厚的细砂,从两三米高的桥上跳下去,跳在松软温热的细砂上,一点也摔不着。孩子们跳下去,然后又从桥头晃悠到桥桩上面的木板上,又跳到那堆细沙上面,惊险、刺激。就这样上来下去,有时玩着竟忘记了上学,于是干脆下午不去学校了,脑中酝酿着第二天哄老师的话语。


河边的浅水处,大大小小,黑色的、灰色的,还有长出四条小腿,拖着长长尾巴的蝌蚪,密密匝匝。菜地里的茄子、西红柿、黄瓜压弯了枝蔓。水磨房里叮叮咚咚,下面湍急的水流拍打在巨大的木轮上,人们常在这里磨炒面、莜面、豆面。这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仿佛一场电影过后,其中的故事早已淡忘,而一些情景还不时在脑中闪现,引起人们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碾河上的吊桥早已被洪水冲走,温软的河沙、碧绿的菜地、喧闹的水磨房、活泼的鱼儿、密密麻麻的蝌蚪也早已成为古话了!


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过去河里有很多鱼的时候,人们不喜欢吃鱼,现在人们喜欢吃鱼了,河里却不见鱼了。近年来,静乐县各沟道大修水库养鱼,既可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又能满足城乡人民吃鱼的需求。环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净化水源,修污水处理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鹅城真将变成鱼米乡。


(五) 鹅城之“神”


静乐鹅城跨岑山而濒临汾碾二水。古为宪州城,即汉汾阳“城址”。“文革”期间,城关生产队的社员们每到冬天就在北门外大规模的“摊坟掘墓”。据参与者回忆,有人从墓里挖出许多“成册的竹简”,上面写满了文字。可惜那时候人们没有考古文物意识,竟当柴禾就地焚烧,烤火取暖。不过由此亦可知鹅城北门外墓地之久远。


在历史上,每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康乐、和平宁静一段时间后,安居乐业的人们就把民间朴素的信仰、善良的愿望和精神家园的灿烂美景,虔诚地寄托于一座座庙宇里的神灵。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到处修庙造神。鹅城百姓把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尊崇为神,正是:四时有典,百事来祭;尊祖奉宗,求神拜佛。逢年过节祭拜之神主要有:城隍、马王、文庙圣人、武庙圣人、财神、火神、玄帝、河神、观音、文昌、圣母(娘娘)、老君(爷爷)、八蜡、五道……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5年)傅山先生的祖父,明朝进士,山西参议傅霖路经静乐看到“民瘠而安,劳而不怨”,“视其城,因山者夷,覆土者陂”,曰:“屏翰,民之域也,恶可以无修?顾东北接山,蔓延联络,非凿而堑之,不可守。” 时任静乐县侯刘受(字子中,号竹山),夙兴夜寐,躬亲版筑,修筑鹅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年),知县王近愚眼中的鹅城为:“县城狭小,而商贾居半。又多榆次汾州等外来之人,不属静乐。而居静乐者,三时业农,不居城郭。”可见当时鹅城之城郭,即“东关、南关、西关”还无人居住。


清康熙三十九年(1695年)被静乐老百姓称为“福星”的知县黄图昌眼中的鹅城则是“比屋尽索寞,仳离塞道路。鹄面携老幼,寤寐闻呼号。”反映了清兵入关后的战乱给静乐鹅城人民造成的灾难和萧条之惨状。李銮宣眼中的鹅城(1809年):“白云英英从襟褒而起,舄(盐碱地)前碾水为带,烟树蓭蔼,水碓菜畦俯入,绿缛山城,指掌屋宇,鳞次栉比,近而揖者,岑山。”由此可见二百年前的鹅城民宅亦不过“指掌”,极言之小。


鹅城经过一百多年的太平,到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鹅城内外庙宇林立,寺庙多达四十多座。据老人们传说:当时的鹅城,屋舍俨然、民风淳朴、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据《静 乐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县城商号有80多户, 资本总额5.1万余元(银元),销售总额6.5万元(银元),店员517人”。县城各大寺院香火鼎盛、僧侣众多。每月都有寺院唱戏、敬神。唢呐班“吹塌天——王俊义”“吸塌 地——李茂汉”等。戏剧班,有城里的蒋凤山、武凤元、尹家窑的尹杰干、盐市崖的张安玉、大树村的尤文卓、罗家曲的冯狗、米峪镇的王银玉、辛村张家庄的张吉虎、张安绪、马家沟的郝海珍、康家会的郭成祥、丰润村的李武元、利润村的巩狗子,以及外地人在静乐扎庄班搞戏的大尔班、盆子 水、神家村等地的道情班。县城各大寺院都有僧人、道士。佛道音乐庄严、空灵、纯净、恢宏。诵经、吹打,乐声震天,热闹非凡。


从鹅城的县衙、寺庙、民居格局看,正是按八卦五行方位而修建。鹅城东跨岑山,西南汾碾交汇。四围城墙高大巍峨。北门、东门、南门城楼高大雄伟,瓮城宽广深邃,城门厚重气派。西城墙因毗邻汾河水畔,故无西城门而是留有洞口 (西水豁)以泄城内积水。以后随着河坝的不断加固,碾河改道天柱山脚下,于是出现了城郭,即:南关、东关、西关。世世代代居住在城内的人们死后都安葬于北门外、东门外的黄土垄上。北门外是鹅城之上砂,大多为城内官员、富户的墓地,碑石林立,绿树荫荫;东门外一般为穷人和外来客死人员的堙地(即老人们口中的先灵滩),土堆簇拥,荒草萋萋,所谓“葬者,即藏也”。人们把“死为神”的祖先安安静静地隐藏在不为水患侵扰的黄土垄上,既让死者安息,亦为生者祈福。另外,北门外修的“三皇阁”,用来祭祀供奉上三皇:天皇、人皇、地皇,中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下三皇:黄帝、尧、舜。还有一座“孤魂庙”,祭祀因战乱、灾祸而死难的无主亡魂。因此,北门外就成了“神仙”、“鬼域”之所。鹅城也就只有南关、东关、西关供人居住。而把北关恭恭敬敬地让给了先祖“三皇”、城中历代百姓的祖先、孤魂了。三月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腊月二十五至年初,北门外哀乐并存,敬畏同在。三皇阁、孤魂庙敬献供品、焚香行礼、唱戏、和尚诵经、唢呐声声;各 神像头顶彩云,手托天书、如意、法器,慈眉善目、不怒自威,祭拜如流、香烟缕缕。荒冢墓地,凄风雨雪催人哀, 漠漠坟头野花开。纸灰飘飘随风绕,薄酒清茶祭献来。


据传说,当初的城隍庙在岑山之上,而文庙在下面,后来随着城防的不断完善,才把文庙和城隍庙的位置互换。


城隍庙和县衙东西相望。只是大门一个向北,一个朝南,互为阴阳。县衙大堂正上方挂有“正大光明”的匾额,城隍庙的大殿上悬有“明镜高悬”的匾额。一个是掌管人间的百姓,一个是管理阴间的亡魂。城隍庙起源于对“水墉”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城壕、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          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将之纳入自己的神系, 称其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阴间的亡魂。


老百姓对城隍爷十分崇拜。


鹅城城隍庙楹联:



(一)


但得回头便是岸;



何须到此悔前非。


横联:天知地知



(二)


阳世之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横联:你可来了



(三)


善来此地心无愧;


恶过我门胆自寒。


横联:明镜高悬


城隍庙戏台楹联:



(一)


看他粉墨登场,任作善为奸,试观结局;


演此因缘有报,能醒人警世,岂是戏言。


横联:福缘善庆



(二) 


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横联:戏如人生


每年正月十五唱戏敬神,吹打、诵经颇为隆重。人们有的把人世间难平之冤枉事,写成牒文,烧化给城隍爷明鉴;有的抽签问卦,求神指点迷津;有的祈盼城隍爷明辨是非,主持公道,剪除奸凶,庇佑善良。农历五月十一是城隍爷的神诞日,也是百姓还愿、祭祀日。同样要唱戏,还留下许多传说。

传说一


清咸丰年间,鹅城城隍庙东面有一片菜地,由一个叫熹安的忻州人租种好多年了。有一年,暑日盛夏,月色融融,熹安正在地边水井上用辘轳汲水浇地,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只有汲水的声音和偶尔的一阵虫鸣声,打破了夏夜的寂静。 浇完地熹安坐在地边乘凉休息,忽然间从城隍庙大堂传来一阵清脆响亮的铁链脚镣声。出于好奇他回到庙里,悄悄走到大殿窗下踮起脚尖,用手轻轻撩起窗棂小格里的窗纸一角,只见里面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正面正襟危坐着莽袍玉带紫须红脸城隍爷,两边是土地爷、五道爷、查察鬼、巡验鬼、文武红黑二鬼判、狰狞恐怖刑讯鬼……下面靠左是牛头鬼、马面鬼搀着受屈含冤鬼,靠右面是日巡鬼、夜巡鬼押着行凶作恶鬼,中间是刀山和油锅。刀山寒光闪闪,映出是是非非 地;油锅青烟袅袅,冲开幽幽冥冥天。大殿正上方高挂“明镜高悬”大匾额,两边写着白底黑字联:善来此地心无愧,恶过斯门胆自寒。


土地爷、五道爷慈眉善目,查察鬼、巡验鬼庄严肃穆,红脸鬼判宣读牒文,黑脸鬼判明辨善恶。含冤受屈鬼亲眼观看凶手恶人受酷刑;行凶作恶鬼铁索脚镣,低头缩项惊破胆。又看见一女犯披头散发上刀山,呼天唤地如杀猪;还看见一男犯威风扫地下油锅,悲泣哀号似宰羊。熹安眼看血淋淋,耳闻声惨惨,一股腥气钻鼻来,一刹间吓的魂飞魄散,失声尖叫向后倒去。不知过了多久才清醒过来。四向一看, 日正当午,他正躺在忻州自己家的院子里。从此再也不敢来静乐了。起初见了静乐人就讲述他的所见所闻,后来讲一回大病一场,讲一回大病一场,到晚年就成了聋哑之人了。


传 说 二


清道光年间,城里有一家明朝遗老后人,姓柳。他家的宅院临街。起初战乱初平,经济萧条,人口稀少,他家还能安稳的生活。他家大门外有一片很大的菜地,世世代代耕种了好几百年了。经过一百多年的太平,社会繁荣,人口猛增。一家河北逃荒来的暴发户,姓林。林家有一养子,叫永怀。永怀娶了个风流女人,高个子,大眼睛,白净面庞点缀着些许雀斑,体态丰盈,颇有姿色。她见官员富豪,则曲意逢迎,淫态浪言,似娼妓;遇贫穷善良,则凶神恶煞,薄情寡义,胜悍妇。城里的保长、富家浪子、衙役狗腿、昏聩县官常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永怀因有这一风骚女人,与衙役、保长称兄道弟,仗势欺人,和邻里街坊寻衅滋事,和同行买卖欺行霸市,城里百姓都不敢招惹他,致使永怀有恃无恐,恶贯满盈。人们给这个女人起了个绰号叫“大肚草驴”。“大肚草驴”有个儿子,叫来成。来成天生口齿结巴,且诡诈阴险。长大后因他娘和儒学正堂明铺夜盖,竟把每年八个的生员名额占了一个,又用千两银子捐了个县宰之职,从此结交无赖流氓,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更加欺下瞒上,阳奉阴违,善良懦弱之人见了,如遇恶狼凶神。


“大肚草驴”要在柳家的菜地修盖住房,于是就和保长勾结,强行霸占了柳家的这一片菜地,继而又得陇望蜀,还想占有柳家的房子。先是把许多人家的水道改到柳家正房后面,并且还在房后挖了一个大茅坑。柳家正房土墙矮屋,年久失修,如何承受常年臭水壕的侵害,不几年倒塌。柳家只好搬到东房居住。可是林家又在东房后墙底下挖地基,入黑石,准备盖房。由于筑墙时紧挨柳家后檐,墙起来时正好被 柳家后檐屋瓦卡住了。柳家势单力薄,只好忍气吞声,任凭人家把自己的后檐屋瓦推后盖房。到下雨的时候,柳家屋上的雨水正好淋在“大肚草驴”新盖的房墙上。来成凶神恶煞来到柳家,柳家大小人给人家不住地赔不是,又说好话。“大 肚草驴”唾沫横飞,无理取闹;她儿来成结结巴巴,要柳家后檐屋瓦挂铁盒。柳家找遍全县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在屋瓦上挂铁盒的匠人。


“大肚草驴”便把柳家告到县衙。在“正大光明”的县衙大堂上,柳家辩解说,他家的旧房修盖时,他爷爷还没有出生呢,是林家盖房时太刻毒,没有给他家留下房后滴水空隙,才使柳家房后雨水淋在林家的墙上。县太爷花了林家的银子,又和“大肚草驴”有染,嬉皮笑脸地对柳家说:“你 家太爷爷盖房时就没有留下滴水,你家还是设法用铁盒挂在后檐的屋瓦上把雨水接住,不就没事了吗?”


柳家看到县官混淆是非,林家仗势压人,只好到城隍庙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他没有烧化牒文,而是抽了一签,签上写着这样几句话:


巍巍山河条条道,莫愁穹天无路走。


世间常有不平事,禽兽如何存天理。


休将苦难怨青衫,一出旧地便不凡。


东徙便有碧云梯,天清如镜好张帆。


柳家看了签上卦辞,顿觉柳暗花明,把居住了几百年的老房子,忍痛割爱贱卖给邻家。然后拖家带口,哭哭啼啼,一步一回头,背井离乡,朝东方安身立命去了。


虽然历经几年的艰辛,可遇事顺风顺水,财运亨通,后辈子孙人丁兴旺,科甲不断。几十年后,柳家的后辈子孙故地重游,打听到“大肚草驴”家早已断子绝孙。当年机关算尽,强取豪夺,寸土霸占修盖起的大厦也数易其主。 

传说三


清光绪年间,城南有一家因一人命官司在县衙公堂对簿。由于县官吃了被告黑心财主的一驮银子,把含冤善良的原告屈打致残,却让行凶作恶的被告逍遥法外。原告气狠不过,村上的知情人也义愤填膺。他拖着奄奄一息的残躯,恳请村里的一个老阴阳先生诉明冤情,撰写牒文。老先生把原告、被告、所诉实情写清楚后,须要两个“证人”。他正在苦思暝想,该让谁来做“证人”。深夜灯下,村里两个偷鸡摸狗的小人,看见老先生家里的灯还亮着,就爬在窗下察看。正巧被老先生看见,于是他两就被写作“证人”。


又过了两个节气,那两个被写入牒文的“证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到村南沟湾地里锄地,别人都回去吃午饭了,只有他二人要赶晌午多锄一阵,到晚上好去城里看戏, 想要顺手牵羊偷点东西。突然天空飘过一片黑云,一声震天霹雳过后,一阵暴风骤雨,两人紧跑慢跑被山洪卷走,命归黄泉。而近在咫尺的村里竟然没有落下一滴雨水。不久原告、被告也相继去世。人们说:“城隍爷审案是审鬼魂的,烧化牒文上的原告、被告、证人都到阴间受审去了。因此,人们不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去城隍庙烧化牒文的。”


城隍庙对面是“马王庙”。过去的财主人家养骡压马,官员、驿卒、衙役外出办事常以马代步,马就成了相当于现今的“豪车”。货物运送,经商出行,骡、马起着很大的作用。加之静乐自古就是出良马的地方,明清时的“马王庙” 还是办“马证”的机关,相当于现在交通局的作用。


马王庙的正中塑有马王爷像。马王爷的形象是:三眼六臂,所谓“三眼观天下,六手掌乾坤”。左右配有牛王、水草。东为桥神,西为路神。马王爷的神诞日是农历九月二十八,可他八月初一就由天上下凡。如果八月初一这天下雨,那么这一年的火灾就少。于是每年从八月初一这天开始,有钱的财主人家、养骡马的客商富户、买卖商铺就会在“马王庙”出钱唱戏,敬奉“马王爷”。马王庙的传统庙会是六月二十三日,民间举行祭祀活动,祭品为“全羊一只”,亦有“祈雨”之意。


民间称“马王爷”就是灵官马元帅,是道教诸神中非常厉害的神将之一。人们对马王爷极为虔敬。传说他有“妻财禄之祝,百叩百应”,人们求男生男、求女生女、买卖一本万利、读书金榜题名。“感显应难,永受祭章”。民间又把马 王爷视为火神。《北游记》 中说:玉帝曾封他为火部兵马大元帅。他又有法宝“龙凤降火轮”和“火丹”。只有北极玄天真武大帝用“北方壬水”才能将其制服。因此,马王庙就修在安乐街,真武庙附近的东南方向。


鹅城马王庙楹联:


(一) 


马踞南山春常在,


北国王府庆有余。


横联:福惠万民


(二)



三眼观天下;


六手掌乾坤。


横联:日行千里


马王庙在县城东北面,坐北向南。庙后面靠右即为祭祀北极玄天真武大帝的“玄帝庙”。


衙门前是关岳庙,是武庙。在县城的西面,所谓“东崇文,西宣武”是也。历代帝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关羽当做“忠义”的化身,使其地位越来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被尊为“武圣人”。关羽的“忠、信、义、勇、仁”,也成了规范县衙官役之准则。有见过庙内碑记的老人们说:“关岳庙”初修于明朝,到了清兵入关建立清朝后,因“岳飞抗金”,而金国女真人是清朝皇帝、满族人的“祖先”,于是就把岳飞神像从“关岳庙”搬走损毁,庙内仅留“关圣帝君”的神像。人们习惯上把“关岳庙”叫“老爷庙”。民国三年,在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政治纲领的感召下重修关岳庙。庙内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岳飞) 两米多高塑像。通往关岳庙的街人们就叫“老爷庙街”或“关岳庙街”。庙前戏台院叫“小戏园子”,每年五月十三(关老爷神诞)、腊月初八(岳飞遇害日)唱戏敬祀。

鹅城武帝庙(关帝庙、关岳庙) 楹联:


赤兔马千秋志壮;


青龙刀万古不磨。


横联:万古精忠

鹅城文庙在县城之东,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明朝洪武二年(1545 年)迁建于岑山坡上。万历九年(1581 年)增建岑山书院(明伦堂),万历十五年(1587 年)重建文庙大成殿。清代、民国屡有维修、增建。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寺庙建筑。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安定起到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每年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日,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祭孔大典”,祀礼规格又进化为奠帛、 读祝文、三献(爵、馔、羹),行三拜九叩之大礼。儿童读书进学堂首先要祭拜孔子牌位,读书人科举考试内容也是儒家经典。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传统文化的血液之中。岑山文庙及岑山之阳儒林一条街成为静乐文化教育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岑山书院走出了进士石文绣、王希曾、姚士林、李銮宣、李锡书等。他们成为静乐历代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奋发向上的楷模。

鹅城寺坡文庙楹联:


(一)


千古文章祖;


历代帝王师。


横联:功垂万世


(二)


道气远超天地外;


文光高射斗牛边。


横联:司文天阁


北城门瓮城里面有一个寺庙叫“玄帝庙”。据《静乐县志》 载,该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三年(1338年),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重修。万历三十七年(1610年),僧人如精,募化修饰。清代、民国也有重修的记载。据说:“庙内供奉有北极玄天真武大帝塑像、白衣大士塑像,还有一个存放经书的‘藏经阁’,藏有明朝从南京请回且保存完好的一部经书(1943年6月27日《山西省公署五周年施行纪要》登载 “静乐城北郭真武庙内,计经638函,6340卷尚完整,庄木厨十具珍藏之。为明时比丘僧圆正由金陵请领者”),民国时省里搞文物普查时还在。”庙内白衣大士两米多高的塑像身穿雪白的衣衫,手执杨枝净瓶,仪表端庄。后面墙壁上彩绘山水绿竹,红日白云瑞霭氤氲。正是“碧水连天凝瑞霭,紫竹林外隐光华。渡尽十方收雨露,玉瓶绿柳一枝斜”。因此老百姓也叫“白娘子庙”。

鹅城白娘子庙楹联:


(一)


紫竹林中观自在;


白莲台上显如来。


(二)


西方绿竹千年茂;


南海莲花九品香。 



传说玄天上帝乃北方玄天真武星君灵气所化。静乐道情戏剧目《李弘太子出家》中的李弘太子即为玄天上帝之化身。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白衣大士”是玄武星的师父,他幻化为一位“身穿白衣的美丽山姑”,来试探弟子“李弘太子”是否诚心出家。那年九月九日,秋风潇潇,梵钟灵动;晴空湛蓝,红日朗照。山涧溪水潺潺,百鸟鸣啾;林中树影婆娑,猛兽出没。美 丽绝伦的白衣山姑在李弘太子打猎的山林中大呼“救命”。太子闻讯持剑赶到,驱走猛兽,救下山姑。山姑为感谢太子救命之恩,要以身相报。太子不允,并且怒斥山姑轻浮。山姑哭 道:“恩人既不相允,我也无颜于世,不如一死了之。”乃向山崖纵身扑下,落入万丈深渊,飘然而亡。太子想不到山姑性格 如此刚烈,自己一怒之下竟断送了这样一位美丽绝伦的白衣山姑的性命,顿觉追悔莫及,神情恍惚;悲悯绵绵,疚心耿耿。乃思修道何益,不如一命相抵,随即也翻身扑向万丈深渊。岂料此时空中有五龙捧拥,托住太子,直朝天宫飞升而去。玉帝深感太子忠诚,遂封其为“北极玄天真武大帝”镇守北方。北方属水,水旺于北,让其管理北方壬水,且司掌人间善恶。因此,玄帝庙也就修在了鹅城北门瓮城里。



鹅城北门瓮城玄帝庙楹联:



(一)


威震坎方照圣德;


道尊北极壮神威。


横联:威震北极


(二)


施恩泽国泰民安;


显威灵风调雨顺。


横联:有求必应


(三) 


善为至宝用无穷;


心作良田耕不尽。


横联:心诚神佑


因李弘太子是“玄武星”,某年脱胎净(静)乐国善胜 皇后腹中三月三日出生,九月九日飞升。白衣大士还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之一。因此一年之中,二月十九日(观世音神诞)、三月三日(玄武星托身李弘太子的生日)、九月九日(李弘太子飞升日)唱戏,祭祀之。


鹅城依岑山之麓是一处儒释道汇聚的寺庙道观建筑群,亦是静乐文明发祥处。一进大东门靠北就是天庆观。天庆观是历史悠久的道家寺庙。传说:天庆观后院岑山之麓是三清殿。三清殿内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 天尊”,故名三清。据《静乐县志》记载,天庆观初建于北宋,前院正殿为老君殿,主祀太上老君,像塑老君骑青牛,左右为山神土地。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从东来,知有圣 人过关,此乃吉兆。故后人常用“紫气东来”代指喜事。这也是鹅城东门瓮城一开,就是祭祀老子的天庆观之原因。


天庆观有一口水井,水深三丈多,水质清纯、绵甜爽口。据说是从岑山底下石岩里面涌出的泉水。大东门外面是朝阳山护国寺吕祖庙。吕祖庙内自古就是道人们修身养性,钻研中医,治病救人之地。传说中的宏贞道人、志贤长老(常先 生)都有绝妙医术,曾为静乐乃至周边地区的百姓治病,口碑颇佳。人们常把吕祖庙道人开的药,用天庆观的水煎服。


天庆观往西是圣母庙,即人们传说的娘娘庙。娘娘殿内祀王母娘娘、观音送子娘娘、碧霞娘娘。殿对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每年的三月十八唱戏敬神。大多为求儿求女、求平安的善男信女们出钱献戏,烧香还愿。


鹅城三清殿楹联:



紫气氤氲,常看汾碾挟云浪;


乐奏钧天,惯听儒道诵经声。



横联:一炁三清


鹅城天庆观楹联:



(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德承心,心承性,性承气,气承太极。


横联:生生不息



(二)


玄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


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


横联:道气长存


鹅城老君庙楹联:



(一)


百丈金身开翠碧;


五千文字关瑶缄。


横联:山空碧水


(二)


玉炉烧炼延年药,


正道修行益寿丹。


(三)


寡欲清心求道统,


无为自在嗣全真。


鹅城东门天庆观戏台楹联:


请看生旦净末丑,演绎人间悲欢离合;


再思寺庙祠观庵,点化世道善恶忠奸。



鹅城娘娘庙楹联:


恩遍婴儿昭化育,


惠普赤子广生成。


横联:生成再造



娘娘庙靠西是帝君殿。大殿高大雄伟,禅房宽大,院落 整洁,僧侣众多。有东华帝君殿、关圣帝君殿、文昌帝君殿。


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而化生。分治东极,居东华之地。《易》曰:“地出乎震也。”震在文王八卦中为正东。因此有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之称。其诞辰日为农历二月初六。据说东华帝君是男人之神,常与女仙王母并称。


文昌者,传说是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世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人认为是主文运功名的星宿。每年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神诞日。官府和地方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或举行文昌会。传说,很久以前文昌帝君看见“五瘟”(东瘟刘元达、南瘟张元伯、西瘟赵公明、北瘟钟士秀、中瘟史文业) 危害涂炭百姓,便手持如意化为瘟祖,在梓潼凤凰山设坛作法,将“五瘟”一并收服,使之成了自己的部将。玉皇大帝 念其收瘟摄毒有功,便令其主管人间文章之司命,兼管瘟疫疾病、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事。文昌帝君像身旁左立天聋,右站地哑,两童子侍卫两侧,所谓“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以保天机不可泄露。加之八月文昌庙会又是民间还愿大会,善男信女都在这时候来到庙里兑现自己的承诺。


因东华帝君、关圣帝君、文昌帝君的殿宇宽大,院落环境优美雅静,从明朝到清朝有钱人家出钱聘请先生,在这里办义学,专供寒门优秀学子读书受教育。清朝末期科举制度废除,静乐也同全国一样成立学堂。这里就是静乐县最初的学堂,到民国初年已成为静乐最初的学校所在地。民国时期的静乐县立第一高小学校就在这里,可惜毁于日军战火。


鹅城东北角的岑山顶城墙之上有一座三层八角楼阁。楼门为艮山坤向,唐代风水大师李淳风曰:“坤元资生,利用之途无尽;无源无末,众妙之门大矣。无穷无尽,圣人之道备矣!”这也是斯楼开坤门之故。第一层门顶上有“天赐楼”三字的蓝底金字匾额,第二层也有“魁星阁”三字的蓝底金字匾额,据说是傅山去宁武芦芽山路经静乐鹅城时题写。字体鸾翔凤翥,健劲雄宏,大气美观,为斯楼增色无限。


站在第一层“天赐楼”鹅城景观尽收眼底。从一层沿木楼梯上到二层,只见里面有一面目狰狞的蓝脸“魁星爷”神像。魁星爷左脚踏在一个木刻乌龟的头上(鳌头),右脚向后翘起,一手捧墨盒,一手执朱笔,头顶一“胸中彩色”四字匾额,两旁廊柱有一副阳刻楹联:“握笔不曾轻一点,占鳌直欲上三台。”


三层只是一个很矮小的楼阁,并无通往上面的楼梯,阁顶飞檐翘角,桶瓦上盖,猫头滴水。整个楼阁,巍峨壮观,与大东门门楼、东城墙东南角楼自北向南,从上到下一字排 开,成为城东一景。


魁星是古代神话故事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家学子心目中,魁星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魁星爷也指“北斗星”。《中国古代占星术注评》里《史记·天官书》 中曰:“魁斗星,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是第一星也。”故“魁”也有第一名的意思。《春秋运斗枢》言“北斗中的第一至第四为魁”。“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是过去高中状元的美称。留下几个传说。


传说一 —— 传说魁星是个才子,曾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只因容貌奇丑,在金殿上惊吓了皇后,被乱棍逐出皇宫。魁星于是跳东海而死。玉帝深悯其人,赐朱笔一枝,命其掌管人间科举文运。


传说二 —— 魁星高中贡士,在殿试时,皇帝见他相貌丑陋,跛脚加满脸麻子,就问他脸上为何长了这么多麻点。“麻面满天星”,魁星从容回答。皇帝又问:“脚为何跛?”“独 脚跳龙门”,魁星对答如流,皇帝龙颜大悦,高兴之下就点了魁星做了状元。于是读书人就供奉“魁星爷”图吉利,激励自己发奋读书,高中状元。


传说三 —— 明朝崇祯年间,静乐鹅城之东的娘子神村(有说是西坡崖)有一耕读之家,姓吕。吕家有一小孩,名叫“新命”,自小聪明好学。其父亲是秀才,以当私塾先生教书为生。在其父教诲下,新命特别喜爱写字、画画。九岁那年和小伙伴玩耍时,就能用木棍在地上画出形象逼真的飞鸟、牛、羊。



一年夏天他来到城里的舅舅家,他听说岑山顶上的“天赐楼”“魁星阁”是傅山写的,人人说好,就和表哥经常登山观看。其他同龄小孩登山是为了玩耍,而他却是为看傅山的字。有一天午饭后,他趁众人休息之时,独自一人来到山顶。五月盛夏,绿树葱茏,山花烂漫,草长莺飞。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登上山顶,在地上用手中的木棍模仿傅山的字体,恍惚间听到二层“魁星阁”里好像学堂里的老先生点名。他出于好奇就登上二层“魁星阁”,刚一转身只听有人喊“吕新命”,拖着长长的回音。他立即应到“到!”又听到:“吕新命,你愿为重庆府知府?你愿挨皇家一刀?”“愿意!愿意!”他一一爽快答应。没想到后来竟一语成谶。起初他以为是平时跟他玩耍的小伙伴跟他闹着玩。他上下里外搜索一个人也没有,只见相貌丑陋的魁星爷面带笑容,好像和他微笑点头,心中顿时掠过一丝怯意,遂转身下山,从此再未上来过。


后来被父亲送到岑山书院读书,考试辄为第一,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二岁考贡生,到大清朝改朝换代后,果然被任命为西川(四川)“重庆府”知府。


他在西川(四川)为官期间,正值康熙整顿吏治、镇压反清复明人员之时。由于他清理粮户积弊时得罪了一个满族新贵,加之他的上司是满族新贵的亲戚,遂被以“反清复明”之嫌,治以砍头之罪。行刑后,幕僚把他的人头连同一封家信,托他在官署养的一条大黑狗捎回静乐老家。大黑狗是吕知府上任时从老家一路带过去的,因此大黑狗竟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跑回静乐娘子神(或西坡崖)村。那狗由于旅途劳顿,刚进院门即累死在院里。家里人看到腐烂为白骨的吕知府头颅和家信,泪流满面,哀恸莫名。吕知府的弟弟找到和他哥哥同朝为官的好友上京面圣,当地老百姓也念其为官清廉,颇有政绩联名上书。后来事实查明,皇帝因其善政、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特赐银头一颗,随尸装殓。棺椁运回原籍祖茔厚葬。吕家家堂神主旁后来就画有一条大黑狗。因那条狗千里送信,义薄云天,忠心可表,吕家后人祭祀之。


吕知府生前,其妻张氏贤惠善良,深明大义。婆婆久病,医生说吃人奶可医。她就让自己的小孩食粥,而用自己的奶水哺乳婆婆三年。张氏死后,吕知府感其贤惠,再未娶妻。皇帝御赠“恭人”(四品官的妻子为恭人),旌表贤孝,铭其墓曰:“乳姑流芳。”吕知府死后与张氏合葬,据说,他夫妇的墓葬在牛家会村之南山。“文革”期间,墓葬当“四 旧”被挖开,发现墓葬背后已有一块石头掉回里面。据说早年就被人们从山后凿洞入墓,把“银脑”盗走了。棺椁木头为南方红木,牛家会村用其制作了学校的课桌、办公桌。


县衙靠西地带过去叫马号,据说是过去官府屯兵秣马、驿卒养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车库。马号里面有一间很小的马庙,是保佑马群出入平安,膘肥体壮,不生疾病的。因在县衙门内西城墙里,老百姓只是听说,见过的人很少。县衙里管理囚犯的地方也在西面,里面有个“狱神庙”,罪犯刚押入狱时,或解赴行刑前都要祭一下狱神。明朝以前“狱神”是皋陶,到清朝改为萧何。牢房过道尽头正对着狱门,坐着一尊只有真人一半大小神像即是“狱神萧何”。解放后,据在这里修盖过地方的工人们传说:“挖地基曾挖出带着锈迹斑斑的铁锁链的白骨。”可见这里过去做牢狱的时间很久远了。


鹅城南城门外为鹅城之郭,即:东关、南关、西关。东方属木,木旺于春。人们在春天耕种,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受虫害之灾,在东关之左上方小东门里面修“八岔庙(八蜡庙)。” 


清嘉庆二十二年 (1818 年),知县凌壤在 《重修八蜡庙 碑记》 中载:“若静邑之建八蜡庙也,自昔赵王城外,已无故址存于兹。东郭门中永享明禋之奉。黄童、白叟频烧如愿之香;紫杏、石榴敬献尝新之果。时则晨钟暮鼓声荡云霄;曼硕兴歌馨香荐德,喜农夫之克敏,御田租之有灵。乐岁宁虞饥毁,庆溢千仓之稼。”说明了八蜡庙之来历与人们对八蜡庙祭祀之虔诚,香火人禋之盛。传说东关八蜡庙的庙址,曾经是赵武灵王城的八蜡庙,因过去碾河水在北面岑山脚下, 鹅城之郭,现在的东关也正是当年赵武灵王城的城东郭。


八蜡庙为八种神:一为先啬,即神农。二为司啬,即后稷。相传后稷为母所弃不养,故名弃。后为舜之农官,封于邰,号后稷。三为农,即古之田畯。四为邮表畷。邮为田间庐舍,表为田间道路,畷为田土疆界相缀。五为猫虎。六为坊,即堤防。七为水墉,即水沟。八为昆虫,即蝗虫、蝗螟如愿之属。每年仲春,春耕下种之时,农人祀八蜡神以祁今岁丰收。五月端午,天气渐热,“五毒醒,不安宁”。百虫繁殖,残害庄稼,滋生疫病。人们辟邪禳毒(带艾草,喝雄黄酒),唱戏敬八蜡神。建亥之月(十月)在农事完毕之后,祭祀八蜡神以祈来年丰收。据老人们说:“东关八岔庙(八蜡庙)内有两棵高大柏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是十里八乡农人祭祀之所。民国时还在此庙做过学校,后毁。”八蜡庙之东南碾河北面之山垄上建有一河神庙,五月十八唱戏(农人出钱祭祀),祀台骀水神以镇碾河之患。


鹅城东关八蜡庙(八岔庙)楹联:


丰衣足食八神保佑;


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横联:八神长佑


鹅城碾河河神庙楹联:


道路平安山河固;


人马康泰井泉清。


横联:波平浪静


南方属火,火旺于夏。故人们把火神庙修于南关,以祭祀火德真君。并在仲夏四月十五唱戏,人们还在这天油煎“麻叶”上供火德真君。火神庙还有戏台。如今火神庙、戏台早已不存在了,但四月十五这天老百姓煎麻叶的习俗却流传下来了。


火神庙祀火德真君缘于道教。炎帝居离宫,借来甲乙木生火;祝融镇南方派去丙丁克金。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居南方,传说中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昳神,符合周文王八卦中离属火,方位南的卦象。


鹅城火神庙楹联:


异识能穷裨皂术;


灵踪不见谢山符。


横联:坎离既济


西方属金,金旺于秋。金还代表财、禄。因此人们把财神庙修建于西关。财神,一般认为“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蟸,武财神关羽,五路神、利市仙官以及偏财神五显财神。每年正月初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由于财神庙之财神分为文财神、武财神、义财神、正财神、偏财神五显,故来此财神庙上香要上五炷香。


鹅城财神庙楹联:



(一)


权衡万国宝;


执掌天下财。


横联:佑我发祥


(二)


富而可求,求人不如求己;


物惟其有,有德自然有财。


横联:德厚财盛


(三)


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点上三炷香,朝也拜,夕也拜,叫我为难。


横联:财有定数


财神庙附近是鲁班庙,庙宇不大,庙内供奉鲁班先师神位,神龛上有“百世流芳”四字,下悬鲁班先师布帏。两旁对联:先贤道貌千秋在,师范之源百世尊。因匠户做活少不了金属工具(过去国家对金属如铜、铁等同于食盐,非常重视),而西为金之正位,故鲁班庙修于西关。农历六月十三是鲁班诞辰日,是时全县匠户人家摊钱唱戏、唢呐吹打、和尚超度,敬祀鲁班爷,祈求鲁班爷保佑匠户,手艺日精、岁岁平安、财运亨通。


鹅城内外各大十字路口都有五道庙。五道庙均为窄屋一间的小庙,里面供奉五道将军。在佛家道家典籍和民间称谓中还有五道真君、五道轮转王、五道爷爷等名号。佛家有传说:“人死后,灵魂到冥间要过十道关。即人死后的一七到七七,四十九天,为七关,加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共十关。”人死后第二天晚上到五道庙送鬼,头七晚上到五道庙招魂,焚香烧纸。


传说五道爷是东岳大帝的属神,秦穆公敕封五道,汉高祖恩赐五道将军。人死后到安葬,家人要到五道庙或阎王殿或城隍庙送灵祭祀,祁望死者到阴间不受惩罚,转生为人,与人间隔断亲缘,不要再回到人间作祟。所谓“五道座镇十字口,保佑一方人安宁”。


因五道爷在阴间的权限大,且有同情心,富有正义感,所以老百姓喜欢他、信仰他。民间这种朴素的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死者平安的善良愿望。


鹅城东关五道庙楹联:


一方清泰蒙神佑;


五路平安托圣扶。


横联:保佑一方


鹅城人们传说,有人在夜里见过顶着天,踩着地的一个很大的人在街头徜徉,有被吓的丢了魂的,有见了后吓的大病一场的,说是见了“显道神”。显道神是过去人死出殡仪仗中放在最前的开路神。神像高大凶恶,左手执玉印,右手持方天画戟,叫显道神或险道神。人们见过的“大人”是不是显道神,谁也说不清。


鹅城之南的天柱山自古就是静乐八景之一,山上松柏苍劲挺拔,庙宇巍峨,尤以龙泉圣水称异。如今古庙重建,观音庙、龙王庙、玉帝庙、关帝庙金碧辉煌,游人如织。新增景点如雨后春笋使天柱山更加美丽,成为人们休闲晨练的绝妙之处。每年六月十五天柱山的传统庙会热闹非凡。


民国初年,天柱山上六月十五唱戏。时候正是中午,戏台对面石头树木缝隙爬出一条五彩花蛇,进进出出,探头探脑,好像也在看戏。一些年轻人看到后,先是用土块往蛇身上砸,看见蛇钻进石头缝隙,又用烟火曛。一会儿阳光和煦的天空涌起一堆黑云,顷刻之间大雨如注,山上看戏的人个个成了落汤鸡。人们戏也看不成了,都往山下跑。过河以后发现河对面竟没有落下一点雨。人们这才感到这雨是因为有人欺负山上的灵蛇而引起的。


据《静乐县志》记载,鹅城东山之湾有泉,泉水清洁,可烹茶。清代布政司理问杨遐龄曾督修“涌泉庵”寺院,里人赠以“独成善事”之匾。


涌泉庵就在东崖村之油坊沟。据说油坊沟寺院清净幽雅,周围有许多松柏。寺院布局大气美观,厅阁造型奇特。大殿用木头雕塑的佛像栩栩如生,壁画彩绘精美,在静乐寺院里是少有的。这里还有一泓清泉,水质清纯,甘甜爽口。用此水烹茶,味道纯正,自古有名。用此水压榨的麻油味香,城里的干粮炉食铺常用油坊沟的麻油做招牌吸引顾客。这里还有一颗四季常青的大树,人们叫桧树。这种树在静乐县乃至山西省都少有。树上栖息着许多鸣叫悦耳的美丽小鸟,如黄鹂、斑鸠、鹦鹉、大角、画眉。城里许多有钱人家提笼架鸟,其中大多是在这里撒网捕到的(人们说是撒红鸴)。庵里供奉着地藏王菩萨,称为幽冥教主,是鹅城里五道爷、城隍爷的顶头上司。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王菩萨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名号曰“谛听”,又叫“独角兽”。谛听,善听也。该寺院的木雕“地藏王菩萨”及其坐骑“谛听”惟妙惟肖。雕塑彩绘的如真人大小的十殿阎君、千手观音、韦驮、弥勒、水神阁的骑着犼的水神娘娘、龙王、山神、风神……无不活灵活现,令人叹为观止。还有钟楼、鼓楼、龙泉的龙头图案、五尺多高的大铁钟。


里面的和尚每天早晚诵经,吹奏着古朴优雅的佛乐,附近的三里店、牛家会、东崖村都能听到。每年正月二十,东崖村打会唱戏敬神,就是敬祀油坊沟地藏王菩萨,三月初二是油坊沟涌泉庵的传统庙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崖村还在此办过学校。可惜在抗战胜利后,人们把寺院拆毁,木头用于修造汾河桥等。解放后在这里修水力发电站,油坊沟的松柏、桧树全部砍伐。“文革”破四旧又把保留下来的原“涌泉庵”寺院的木雕佛像架火烧掉,古钟砸烂当作废铁。鹅城之东一处名胜古迹荡然无存,只能从前人《游涌泉庵》诗中感悟昔日涌泉庵的风采:


胜友约来访胜迹,登临此地兴偏横。


层峦万迭藏庵古,曲水一湾映阁清。


石鼎烹茶泉得售,松阴挥尘风从生。


同人携手盘旋久,细雨濛濛送客行。


鹅城之东油坊沟寺庙楹联:


观音庙楹联:


座上莲花三月景;


瓶中杨柳一枝春。


横联:百万慈云


韦驮庙楹联:


作豪杰相而护法;


现宰官身以降魔。


横联:韦驮尊天


龙王庙楹联:


保一方风调雨顺;


佑四时国泰民安。


横联:生云雨施


风神庙楹联:


四时常沛甘霖雨;


八节不作损苗风。


横联:神功浩荡


山神庙楹联:


圣德明扶三千里;


神恩然佑四方人。


横联:威震一方


涌泉庵水神阁楹联:


一泉流不尽;


万家用有余。


横联:泉神赐福


土地庙楹联:


土地门前座;


保佑一方人。


横联:正直无私


油坊沟地藏王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鹅城有一户人家姓韩,从河南逃荒来到静乐。韩家来到静乐后,靠租种土地为生。常年田园劳作,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全家几代人劳苦,没有一人安逸过。


一担一担的粮食都从他们肩膀上来,一担一担的粪便也都从他们肩膀上去。有时忍饥耕田锄地,有时带病割草放牛,面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田中收入,还了租债所剩无多。就这样几代人辛辛苦苦,仔仔细细买下几亩田地,一头耕牛,盖起几间土房,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韩家买房置地是在明朝宣德年间,房契地契上的买主、卖主、中间人都已下世。尽管上面写有“听凭永远管业,空口无凭,立纸为证”的字样,还有明朝宣德年的大红官印, 可到了嘉靖年间却被强买强卖。鹅城有一家吕姓人家,男的叫灵殒,靠说书为生,女的在城里为娼,人称“赛牡丹”。他们有三个女儿,一个叫莲儿、一个叫花儿、一个叫翠儿。个个花姿招展,一时成了城中名妓,不几年吕家财源茂盛,家资万贯。


自古道:“田产资财,世人以之为命者也。”新上任的昏聩县官,手下有两个本地县宰,一个姓邱,一个姓曹,是明朝政治腐败时捐的官。他们为了捞回买官鬻爵时所花的银两,谄媚上级官员,欺压平民百姓,干尽丧天害理之事,甚至把盖有前代皇帝官印的契约也当成一纸空文。静乐百姓深受其害,对之深恶痛绝。他们把韩家几代租地所余买的几亩田地当成“官地”卖给了吕家,从中各获得百两银子。


吕家花了银子要占韩家的地,韩家用了几代人的辛苦岂肯轻易放手。为此两家争斗不息,即“政不通人不和”。韩家一贫如洗,又是外来之人。而吕家有邱、曹二宰撑腰,还有地方上的流氓无赖相助,街坊邻里趋炎附势者也不顾天理为吕家说话。韩家田地终被吕家占有,又成了只有一头耕牛的赤贫农民了。


韩家有个儿子,叫韩星,自小识文断字,颇有见识,要去县里、州里告县宰无道。他的姑父叫王镇,是个老学究,也是韩星的老师,就劝韩星:“遇事退一步,海阔心又宽”。并给他留诗一首:“心中愤怒不如休,何必告县又告州。纵然费尽千般计,赢得猫来输了牛。”


韩星看后,心中顿时释然。一家人怡然自得,苦中寻乐。虽然身心大受苦痛,可个个身强体健,人人孝悌仁爱。


韩星有一年去鹅城东山之湾耕地,晚上回家的时候,牛腿崴了一下,走路一瘸一拐的。俗话说“压好的脊梁,息好的腿”,意思是说牲畜的脊梁是经过驮东西慢慢地适应的,腿崴了要休息就可慢慢恢复。他怕牛走回去腿受不了,就在附近割了点草喂牛,自己吃了点干粮。晚上就和牛在田里避风之地相依而卧。到了午夜时候,天空月朗星稀,四野万籁寂静,忽然听到附近庙里人声鼎沸,如同赶会一样。他就走到庙里,只见地藏王菩萨正在度化在阳世间的作恶鬼。只听说:“产是主人身是客,主尚不能永保其客,客又安能长有其主耶!其实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梦中宝。我观浮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请看懒惰者,面带饥寒色。”他耳中听着圣言,眼中恍然看见吕姓一家男女、县宰邱曹二人及其家属、街里豪阔,奸邪之人一时来到群鬼之中谛听地藏王菩萨的度化,个个衣衫不整,身上血迹斑斑。正在忐忑不安之时,远处传来鸡鸣之声,眼前所见所闻顿时消失,东边天空已出现鱼肚白。又听得似有人哭之声。他急忙走出庙里,远远望见牛跟前人影晃动,哭声一片,走近一看是他家人。因他夜里未归,家里人心里不安,连夜全家出动到地里寻找,只见牛,而不见人,以为遇到不测,不禁大放悲声。


就在这天夜里,一股土匪潜入城内,把吕姓一家男女全部杀死,掠走财物,连县衙里作恶多端的邱、曹二宰及其家属也死于非命。韩星一家因外出躲过一劫,而邻里街坊都不同程度受害。后来,韩星一家人丁兴旺,诗书传家,胶庠不断。人皆说善良之报也。姑父王镇,韩星的老师还为其题诗 一首:“韩星爱牛夜未回,庙里传来人语声。幽冥教主度化鬼,尽是人间作恶人。家人连夜寻韩星,致使躲过匪掠杀。人道善恶无显应,上苍常佑善良人。”


当今,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寺庙、佛像、牌坊、城楼、鼓楼、市楼、古碑、古钟,已成痕迹。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鹅城人古老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和淳朴善良的人性。


鹅城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除了受历代地方政府官员的管辖外,冥冥之中还受各种神灵的统治、风俗习惯的制约。每逢过节唱戏敬神,求神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儿女成长登科及第光耀门庭、婚姻美满人丁兴旺财运亨通、出入平安、买卖交易公平合理。祭祀祖先,慎终追远,使民德归厚。奉祀灶神、门神、家神、河神、桥神、路神、风神、山神、土地爷、寺庙之神,禳解人们生老病死、七灾八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安定、政通人和。


社会进步,日新月异。过去的时光、人物、故事、建筑都凝固成不可复制的化石。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如果世界上的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古老 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静乐鹅城内外的古建筑所剩无几了,见过珍贵古迹的人们已大多作古,叹息不可复制的古碑、古牌坊、古树、古牌匾、古庙、古民居宅院,惊奇炫耀重建、复建的旅游景点时,莫使现有的建筑景点在社会变革及官员更换中再次毁损,留给后人如今人的叹息!


(六) 鹅城之集市


集市是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形式,是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以后常出现在宗教节庆、纪念集会上,并常附带民间娱乐活动。


静乐鹅城地处汾碾交汇处,从西汉置县到北宋熙宁年间建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兴衰更替,无论是生生不息的古代先民,还是千里迢迢迁徙而来的他乡游子, 一代一代在这一片安静祥和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开拓进取, 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北向直通晋西北、内蒙、陕西,南面可到交城、晋源、太原、古交、晋南,东达忻州、定襄、崞县,西至岢岚、岚县,自古就有静乐城经西马坊再到河曲、保德,过黄河通往陕西的通衢大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城南有“天柱龙泉”,为静乐八景之首,城东北岑山有文庙、天赐楼,城西北隔河相望的风神山上的“神烟风洞”也为静乐八景之一。古诗有“汾碾交流处,擎天一柱悬”、“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之言,描绘的是静乐城的风光地貌。这里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四季分明,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县城内外寺庙、民居、商铺等建筑古色古香。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县城内外大小寺庙有四十多座,各种店铺鳞次栉比,生意兴隆,商贾云集。


古语称“集市带百业”,静乐过去商业活动除鹅城各商行商铺外,就是集市了。按三、六、九等不同时间,聚集一地交易商品。据《静乐县志》记载:明清静乐县最大的集市在县城之中,后移置县城郭外,即东关、南关、西关,之后又移至南门至市楼(钟楼)底东西两面。到清末民初鹅城内外有二百多家作坊、商铺。本地人大多是村里有许多土地,在城里兼营买卖、作坊,当然还有一些是外地商人,如忻县、崞县、宁武、岢岚、交城、文水、榆次、太谷、盂县、河南、陕西、安徽、河北等地的毛毛匠、皮匠、麻绳匠、铁匠、铲蹄钉掌匠、钉锅钉碗匠、石匠、木匠、砖瓦匠、画匠、纸匠、井匠、毡匠、席匠、糖饴(粞)匠、柳编匠、桦树皮匠、篓子匠、小炉匠、铜匠、银匠等。


过去,静乐本土人安土重迁,重农轻商,一般不愿远离故土外出经商谋事。但在外商进入和发财致富的诱导下,本县的豪绅富户也积极投资经商,或与外地人合伙经营。经营铺面主要有面铺、干粮铺、医药铺、当铺、帽铺、肉铺、磨坊、粉坊、酒坊、纸坊、染坊、棉布店、绸缎店、杂货店、粮店、旅店。


据说,鹅城内每月有三次集市、一次庙会,并且每月庙会都唱戏助兴。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古代也叫“墟市”、“集墟”。“集”含“人与物相聚会”之意。到集市买卖称“上集”、“赶集”,到集上随便看看称“逛集”、“赶集”,俗称赶集为“赶场”。大型的集也叫“会”,如“敬神庙会”、“物资交流大会”、“骡马大会”等。商人们有“大会三日,胜过平时三年”的说法。集市的种类和值得记述的民俗现象有:


(一)日集、间日集


日集,即天天有集。静乐县城内外的集市均属日集。娄烦镇、米峪镇、天池店的集期为逢二、四、九,即每月初二、初四、初九、十二、十四、十九、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九为集。北路永安镇、杜家村的集期是逢一、六,东路康家会的集期是逢七,西路西马坊、辛村的集期为逢二、八。县城内则逢五为集。一个县内相邻的乡镇,将集互相隔开,以免相犯,如甲为一、四、七,乙为二、五、八,丙为三、六、九。集市上分行业设市。


各市都有固定集中的营业区域,常见的市有:


粮食市。经营对象为粮食、面粉、麻油。买卖人提着秤,叫“掌秤的”,大宗买卖由中间人在卖方和买方之间撮合。


柴草市。一般设在粮食市附近,出售牲畜草料、柴禾、煤炭。


蔬菜市。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如装卸蔬菜时,不能乱扔乱抛,存放蔬菜时,要将各种蔬菜分别堆放整齐,不得乱堆,叶菜忌折叶,茎菜忌断节,果菜忌破皮,根菜忌带泥,冬菜忌断梗,蒜和葱忌水浇。蔬菜是需要  保鲜的商品,旧时运储条件落后,长途贩运会使青菜失鲜,所以当时有“百里不贩青”的谚语。


禽蛋集市。农民家家养鸡,靠出售鸡蛋换取零花钱,号称“鸡肚子钱袋”。因此在农村集市中,卖鸡和卖鸡蛋的很多,过去农民卖鸡蛋不论斤,论个。鸡蛋多用来交换日用商品。


骡马市。经销马、驴、骡、牛等大家畜。卖买双方不直接交易,而经过中间人交易,中间人叫“牙子”。

集市上的商品有棉花、布匹、衣服、食盐、酱醋、酒。民国时期,鹅城内、娄烦镇、永安镇、康家会、西马坊等都有集市,直到抗日战争之前还很繁荣。


(二) 猪娃集、腊月集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鹅城、娄烦、永安镇、康家会、西马坊等镇都有猪娃集。岢岚、岚县、交城、宁武、忻县、 定襄等地的人也多来赶集,山村地区编的山货、农具也来销 售,有木制犁弯、镢把、锄把、锹把、箩头、笸篮、笸箩、 簸箕、栲栳、绳索、皮带、鞍具等。


腊月集是每年农历腊月出现的年货市场。其起始日期各地不一,静乐县城是腊月初八,叫“腊八会”;娄烦是冬至,称“冬至集”。永安镇、康家会、西马坊等地为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节”,从起始之日起,一直延续到农历年底。腊月集上,人们购买过年时衣服、鞋、帽子,以及瓷器、烟、酒、茶、油、盐、糖果、猪羊肉、鸡蛋等,这些商品的销售量,都比平时猛增数倍。此外,还出现一些特殊的市,如画市,出售年画、红纸、绿纸、糊窗户用的麻纸、焣粉(粉墙用的像砖块一样的细白土),马子,神像为财神像和“五祀”(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雷神即土地神)像。购买神像时忌言“买”,而要说“请”。爆竹市,出售鞭炮、麻炮等。鞭炮论“串”卖,大麻炮、小定头炮论“个”卖。偶然发生火灾,不能说是坏事,而要说成“火神爷显圣了”,是好事,俗谚说“火烧财门开,斗大的元宝滚进来”。祭器市,出售烛台、铜灯树、香炉、白铁供器、酒壶、蜡烛、香、表等。


(三)木炭、煤炭集


据老人们说,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冬天人们在家里取暖,有钱人家有铁火盆,铜手炉等,穷人家则是泥瓦火盆,燃料是木炭(烧炕燃木头后从灶火中夹出的未烧尽的红火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农村开采出煤炭来,比如石门子、岔上、管进村等就有煤窑。城里到了冬天就有了煤炭集市,但煤炭主要是用来烧炕、煮饭,火盆里依然是用木炭。冬天屋里异常寒冷,水缸冻住了水瓢,尿盆冻成“尿冰”是常有的事。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铁皮烟筒后,家里才生火炉取暖,木炭才被煤炭逐渐取代。煤炭市场随之兴盛起来,但由于运输工具简陋,交通不便,到了冬天,煤窑附近的人们就用牲畜驮上煤炭,长途跋涉,进城销售,获取辛苦钱。没有牲畜的人就用箩头装上煤炭,从山沟里挑到汾河上,再把箩头放到冰面上,沿河拉着箩头进城出售。然后在集市上买盐、碱、衣物等日用品回家。当时人们生活艰苦,缺吃少穿,农村人为了生活,卖一担煤炭不知要忍受多少寒苦。


风尘仆仆驮煤担炭的农村人来到煤炭集市上还要受到 “泼皮”的盘剥。当然他们也给卖炭者介绍买主,并帮助要钱,有时遇到当天卖不了或雨雪天气还负责安排食宿等。这种“泼皮”多为城中无业人员,人们叫“抽炭侯”。他们每天来到煤炭市场上,担着一担空箩头,凡进入市场卖煤炭的,他们都要从人家的驮子或箩头里面抽一块大炭,抽满一担,然后出卖。大多数卖煤炭的农村人敢怒不敢言,倘若城里有“有势力”的亲朋,“抽炭侯”是不敢去抽炭的。


解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消灭了剥削但还是免不了要拉炭。冬天人们赶着驴骡走几十里路,长途跋涉,或驾着小平车拉煤、赶着驴骡驮炭,一路之上马铃叮咚。半夜三更,马灯闪烁,铃声清脆。惊得沿路村镇的群狗狂吠,成为那时的一道风景。人们为了赶路“起鸡叫,睡半夜”,非常辛苦。这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工具的极大改善,慢慢消失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路上驮煤的艰辛早已成为记忆中的往事。


(四) 木材集、骡马集市


静乐过去水草丰美,林木茂盛,因此是牛羊成群,骡、驴、马数量非常多的地方,木材更是静乐的一大经济支柱。每年腊月到次年正月的农闲季节,静乐城里关内以及北路永安镇、杜家村,南路娄烦镇,东路康家会,西路西马坊都有盛大的牲畜(牛、羊、马、驴、骡)交易集市,吸引了周边县镇的牲畜贩子纷至沓来。热闹的市场上兼有唱戏班、鼓坊班前来助兴,寺庙僧道也借此募化修庙、塑造神像。当然还有皮货、靴帽等货物。


木材集市主要集中在永安镇、县城西关河畔、娄烦镇河畔。过去汾河水流量很大,大批木材靠汾河水运输。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作《晋问》中说:“晋之北山有异材,梓匠工师之为宫室求大木者,天下皆归”,诸如:“丛台、阿房、长乐、未央、昭阳之隆丽诡特,皆是之自出”。“仲冬既至,寒气凝成。外凋内贞,沉液不行,乃坚乃良……万工举斧以入,霞披电裂。又似共工,触不周而天柱折。丁丁登登,若兵车之乘凌……”。可见晋北山林到了冬天砍伐树木声势、 规模之盛大。


《晋乘蒐略》说唐朝静乐楼烦牧马监“牧马数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锦”。宋代文献也说静乐“山林富饶,材用之薮”。清朝初年,大思想家顾炎武来山西拜谒傅山路经静乐城写诗说:“邑枕汾川首,城分并塞支。马牛遗牧地,材木剩山陲。”皆言静乐牛马、木材之多。直至清朝末期、民国初年抗日战争之前,静乐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是牲畜、木材的重要出产地。


(五)市语


市语是一种集团语,是市场上商贩们所说的行话、隐语。市语的历史很久。宋朝崔糙《类说》引《秦京杂记》云:“长安市人语各不相同,有葫芦语、锁子语、练语、三折语,通名‘市语’。”古代的市语,有些是用反切法将旧词改为新词,如将“斤”说成是“吉恩”,把“两”说成“力盎”之类。


在新中国成立前,静乐县的商业界普遍流行市语。例如,城镇当铺称一为“撩火棍”,二为“眼睛”,三为“炉腿”,四为“叉子”,五为“一帼”,六为“羊角”,七为“摄子”,八为“扒勺”,九为“钩子”,十为“拳头”。店员在和 当户讨价还价时,当户如果嫌价低,拿着当物要离开,掌柜就会出面圆场。假如店员对掌柜说“镊子”,意思是已经答应给当户七块钱。掌柜要是认为可以再加一元,就说“扒 勺”。旧时,南路娄烦镇各种商贩都使用数字隐语。如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隐语依次称作 “捏”、“丑”、“斜”、“查”、“眼”、“舌”、“条”、“犒”、“罗”、“强”。市语除有声语言外,还包括无声的,例如“捏码子”,即买卖双方将右手置于草帽下,或袖口中、衣襟里,用摸指头的方法来表达物价。食指代表一,食指、中指为二,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四,五指齐伸为五,拇指、小指为六,拇指、食指、中指成一捏为七,拇指、食指为八,食指作勾为九,伸出拳头为十。


(六) 牙商

牙商,是旧时集市贸易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中间人。其起源很早,汉代称说合牲畜买卖的牙商为“驵会”。唐朝交易中介有“牙郎”、“牙侩”、“牙人”、“牙子” 等名称。唐末以后,营业范围扩大,牙商众多,出现行会组织“牙店”,或称“牙行”,负有代官府监督商人纳税之责任。明代有官牙、私牙之别。官牙由政府指定,私牙也须政府批准,并取得印信文簿后始得营业。据《清会典》记载, 清代“凡城庙衢市,山场镇集,舟车所凑,货财所聚,择民之良者,授之帖以为‘牙侩’,使之辨物平价,以通贸易。”“牙侩”即中间人。他们懂得市场行情,能随时观察着市场的动向,懂牲畜的年龄使役情况、健康状况,懂手语,伶牙 俐齿、善于察言观色,能主持公道,能使买卖双方满意成交。比如:当牙子发现有人牵着牲口入市后,便主动迎上来,问道:“哎!老乡、戚人,上(下)来哩!你今天拉的牲口想要个啥价呀?我给你帮忙,找个合适的(买)主。”卖主同意后,他便仔细相牲口。他们都有相牲口的丰富经验, 掌握不少相牛相马的谚语。例如:“牛五岁生六牙,六岁生边牙,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岁后牙提升。”“耳朵插花,不聋便瞎”(牲口耳朵前后错开摇摆,耳朵和眼睛有毛病),“两眼暴红筋,不咬便抵人”,“前峰高一掌,犁田如水响;腰长肋巴稀,定是懒东西”,“鞭子尾巴,案板脊梁,乌眼黑蹄,拉断铁犁”等等。牙子当着卖主的面,指出牲口的缺点,要求降低售价。然后,他们用“捏码子”的方式讨价还价。牙子找到买主后,赞扬牲口的优点, 又用“捏码子”来商议价钱。成交后,卖主给牙子一笔佣金。


(七)主要经营行业


静乐县的手工业,在解放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据《静乐县志》记载明朝初年静乐城内户籍有军户、工户、匠户、农户之分,明万历年间,匠户户数为四十九户,清代逐渐扩大,民国时期有所谓“三十六行”的说法,从业人数大增,手工业所占的比重和规模已有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据老人们回忆,民国时期县城各种行业都有,其中较为有名的如下:


1. 石匠 据说石匠、木匠和泥瓦匠本是一家,都是鲁班 祖师的徒弟。石匠因为开山劈石铺路架桥功德无量,祖师爷鲁班给他一方墨斗,石匠用墨线在石头上一弹,敲打石头就 会按墨线裂开;并封石匠为大徒弟,泥瓦匠为二徒弟,木匠为三徒弟。石匠是个相当辛苦的职业,他们大都在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每一块石头都要经过千锤万凿,敲打磨砺。 用简单的锤、凿、尺、墨斗就能雕凿出牌坊、石狮、石虎、碑楼、碾磨等。石匠在修庙宇、刻石碑、钲石条、打造碾磨、开山砺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明清时期整个静乐县的上百座寺庙的建造维修,柱底石、石台阶,石碑、石碑楼、门墩鼓、石狮子的雕刻,县城内外的几座石刻牌坊,每个村镇的居民碹窑的窑面石、窑口石,窑上的石刻水道,窑壁上的天地爷神龛,石碾、石磨、水磨,有钱人家修坟碹葬、刻墓碑,还有汾碾河上的修筑堤坝,石工、石匠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过去石器都是纯手工雕刻,从山场开凿石头,到运载到建筑地点都非常艰难。像县城中的几座石牌坊所用的红石头,据说是从静乐上宁武的沿路山上开凿下来。冬天,把沉重巨大的石头置于冰冻的汾河上,众多人再合力推拉到城中。技艺高超的石匠大多来自陕西、崞县等地,也有世代从事石工的石匠世家。而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石匠活计还是“碹窑”、“锻磨”。在众多工匠中,石匠地位居首,因此,席面上石匠坐首席。那些流传千古的碑文、精美绝伦的石刻等,都是石匠师傅费时、费力、费工采集石料、雕凿而成,他们是历史传承时间最久的一种职业,对静乐古老的地域文化发展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 木匠 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伸展绳墨,用笔划线,拿刨子刨平,用量具测量,制做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


明清时静乐城内有木匠铺,到民国时期就有多家专门制作鞍子、棺材、桌子柜子、水磨等的铺面。一般木匠多兼做泥水工,流动在乡村修盖房屋、制作家具农具。有的技艺高超的老木匠可造水磨、做车轴,修建庙宇殿阁、亭台,甚至还有不外传的“偷梁换柱”的绝技。如静乐境内的有名的县北九曜寺、元洛寺、盆子水寺、天王寺、清居禅寺;县东涌泉庵寺院、冷水寺、羊寨寺、桃子山昭润公寺、巾字山寺院;县南静居寺、六度寺、娄烦三教寺、宝峰寺;县西圆通寺、太子寺;县城内的寺坡文庙以及1946年修建的“烈士塔”等飞檐挑角、斗拱莲蓬,玲珑精巧都堪称木工中的精品。解放后县城还成立“木业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木匠是十分吃香的职业,并且很受人尊敬。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桌椅板凳、风箱案板,农业生产用的犁耧锄把、平车门窗,以至于人死后的棺材等,处处离不开木匠。 改革开放初期,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大兴土木,起房盖屋,打造家具。此时是木匠师傅生意最为红火的时代,也为城乡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市场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木器厂生产的款式新颖、漂亮美观的家具占领市场,木料房也被钢筋混凝土楼房所取代,塑钢、铝合金门窗代替了木门窗。大多数木匠失去了用武之地,改行为铝合金安装和室内装修。木匠师傅背着工具箱走村串户也成为过去年代的记忆。


3. 铁匠 铁匠也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有一个巨大的用手拉的风箱,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一般称为掌控火候。火炉所用的燃料有木炭和煤炭。


打铁对木炭和煤炭的要求比较高,一百公斤煤炭中大约只有十来公斤煤可以用来打铁,能够打铁的炭叫铁炭。一个铁匠一般会带一到两个学徒,学徒的主要工作是用一把比自己师傅手中的铁锤大出五六倍的大铁锤,帮助师傅把用来制 作工具的被炉火烧的浓红的铁毛坯打成所需的形状,在最后工具成形阶段就没有学徒的活了。铁匠使用的工具有:小铁锤、大铁锤、火钳(用来挟制烧的浓红的铁坯)、砧子(铁 匠打铁的平台)等。


据老人们说,抗日战争之前,静乐县在农村流动承揽铁匠活计的大多为河南人,有流落下来成为铁匠世家的。后来许多本地人跟着学会手艺,在城镇都有铁匠炉。铁匠炉附近常伴有铲蹄钉掌的师傅,钉掌所用的扁铁钉需要靠铁匠来完 成,也有铲蹄钉掌师傅自己打制铁钉的。还有从事白铁铸造的世家,旧时城里的胡聚宝就专门铸造白铁酒壶之类的工艺品,造型美观,工艺精良。解放后公私合营,县城成立“铁 业社”,收拢了县内的许多铁匠艺人。过去城里和比较大的村镇都有铁匠炉,那“叮当叮当”的声响现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美妙音符了。


4. 铜匠 铜匠在旧日手工匠作行当“九佬十八匠”里占有一席。铜匠作业,之所以称之为“打制”或“打”,是因为铜匠并不炼铜,只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之类工具敲打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瓢、铜铲、铜锣、铜茶盘、铜锁之类的器物来,而与冶炼浇注之类的工艺无关。铜匠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作坊店铺的铜匠,通常挑一副挑子,走街串乡,手持由五块铜片串成的“铜串子”,到人烟稠密处,手一抖,铜串子抖开,一阵哗啦啦叮铃铃脆响,手再一抖,铜串子立马收成一叠铜片。那做派,仿佛唱戏的甩水袖一般,煞是有味。那铜串子既是游方铜匠的行当招牌,那叮铃铃的铜串声,也算是铜匠行当的特色吆喝。听到这铜串声,有那需要的,就将脑壳探出门来,招呼一声“换个脸盆吧!”,或者“给铜瓢接个把咧”。一般来说,游方铜匠,打制的多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器皿,且以修修补补为主。另一种是有店铺作坊的铜匠,一般都有自己的炉子,加工铜茶壶、铜汆壶、铜夜壶、铜灯树、铜灯盏、铜手炉、铜佛像、铜供器、铜唢呐嘴、铜烟锅脑子、铜瓢、铜勺、铜铲等器具,需要熔化各种铜原料和铸造模具,根据不同的配料呈现出白铜、黄 铜、青铜、紫铜、红铜等制品。经营较有规模,打制物件, 往往是成批量的,生意做的好的,往往有较为固定的客户。


5. 银匠 黄金白银是财富的象征,而且具有柔软、易加工的特点,人们对金银饰品颇为喜爱,使打造金银首饰逐渐 成为一种职业。以前的金银饰品多为手工打制,想要打制金银饰品的人,会把金银带到金银匠那里,当面称重量、定成 色,再当面为顾客打制金银饰品。金银首饰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童饰,另一类为女饰。童饰有手镯、脚镯、锁片、项圈、帽坠、麒麟送子牌、和合二仙牌,以及挑式、钟式、筐式等各种各样的铃铛。女饰有插在发髻上的簪子、金钗,戴在手上的戒指、手镯、手链,挂在耳朵上的耳环、耳坠和套在脖子上的项圈、项链。


民国时期来静乐县的银匠大多是宁武人,主要打制银首饰,如手镯、耳坠、三件牌子、银锁、银绳、钗簪之类。旧时青年人结婚,女方多有一副银手镯作陪嫁礼,有钱人家则有三件牌子、银绳、钗簪等陪嫁女儿。

除上述匠人外,经常在街头巷尾集市上见到的还有铲蹄 钉掌匠、剃头匠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的发展,铲蹄钉掌匠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剃头匠在集市上担着剃头挑子,一头为火炉水锅,一头为脸盆、凳子(小马扎)、小木箱 (工具箱小抽屉里放着剃头刀、剪子、梳子、磨刀石、荡刀布等),在街巷避风角落为人们剃头,四周围着等待剃头的顾客或坐或蹲,抽烟、闲聊,这样的场景已成老辈人记忆中的故事。其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是静乐县城的寻常景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和时尚的追求不断提升,传统的剃头铺早已被装修豪华的“时尚发廊”和形形色色的“美容美发厅”替代。集镇街头的剃头摊早已消失在人们久远的视线里。


(八) 主要作坊


作坊是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也称“作场”、“坊”、“房”、“作”等。古代有官府作坊和民间作坊之分。工具一般比较简陋。以前个体手工业者作坊由作坊主(一般是有较高 技艺的师傅)带领帮工或学徒在生产中实行简单协作。历史上有大财主或官府办的大作坊,生产中实行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作坊主和徒弟也可外请某些专业人士共同完成某些产品。常见作坊如下。


1. 磨坊 静乐县城之南碾河上自古就有水磨作坊,因碾河水是暖水,冬天不结冰,又不用担心洪水泛滥,因此从邢家沟碾水发源地到鹅城十多里长的沿路之上,引碾河水推动水磨运作的水磨坊就有二十多座,冬闲季节磨坊生意异常兴 隆。娄烦、杜家村等较大村镇也有水磨,城镇旱磨作坊则终年不断,主要加工白面、莜面、豆面、炒面等本地粮食。加工好的粮食除供应本地以外,莜面、豆面等本地土特产还远销太原、阳曲、晋南、忻崞等地。其中赤泥窊、龙家庄、娑婆、堂尔上、东西马坊、岔上、娄烦一带所产的莜麦,颗粒大、耐寒、耐旱、产量高,做出的莜面又白又筋道还耐饥,深受人们喜爱。至今在太原、阳曲、交城一带还流传着“提起寨沟山,再不敢到娄烦。提起吃莜面,还是到娄烦”,“今年风调又雨顺,莜麦丰收好年景”的歌谣。


2. 粉坊 过去静乐县一般大村庄都开设粉坊。因盛产山药,豆类植物丰富,县城里粉坊做的粉条、凉粉十分有名,其中以扁豆粉、绿豆粉最为有名。至今老人们提起解放前后静乐城的扁豆粉、绿豆粉做的凉粉仍然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3. 油坊 静乐油料植物主要有胡麻、菜籽,出产的麻油色香味美,驰名三晋,远销各地。城镇和大一点的村庄,过去都有几条榨油的油梁压榨麻油。榆次、太谷、晋南是山西小麦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是面食名师最多的地方。只因静乐的麻油色香味美引得这些地方的许多面食师傅来到开店安家,他们做的麻花、麻叶、月饼、干馍、馓子、饼子等享誉静乐,闻名三晋。既与面点师的精湛手艺分不开,也与静乐的麻油质量好有很大关系。


4. 酒坊 酒坊也叫缸坊。其原因是做酒必须有好的酒缸,酒缸瓷釉致密不能渗漏,还须密封性好,不然再好的酒也无法存储。过去静乐县除城镇专业酿造烧酒外,乡村也有季节性酒坊。以豌豆、高粱等烧蒸,质量好、度数高。多在本地销售,也有销往朔州、忻州等地的。逢年过节,有的人家也自酿白酒、黄酒饮用。


5. 酱醋坊 解放以前,静乐城内有长记、源记等专门制作酱醋的作坊。村里大部分人家自己用粮食做酱醋,色香味俱佳。


6. 纸坊 据《静乐县志》等有关资料记载,清朝咸丰年间在静乐县城关、娄烦镇有小型造纸作坊,专门做麻纸、草纸,规模不大,延续至民国初年。后来由于定襄纸的大量流入,使得静乐纸坊逐渐倒闭。


7. 染坊 民国时期,静乐县城南关有盂县人开过染坊,娄烦镇也有过染坊,抗战开始后就都停业了。


8. 官盐 自古以来食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决定了食盐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国家对食盐实行专卖制度古已有之,由官府经营产销或得到官方许可经营的食盐被称为官盐。贩卖私盐是要治罪的。静乐县娄烦镇的盐市崖过去就用土法熬制过食盐。不过全县食盐大部分是从太原贩运回来进行销售的。


(九) 制作铺面


1. 帽铺 清末,静乐城内出现了几家帽铺,用牛、羊、骆驼等动物的毛绒擀制毡、鞋、帽等。静乐县毛绒原料来源丰厚,制品样式美观、耐用,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产品往往供不应求,不仅本地人喜欢,还畅销外地,甚至远销东北、内蒙古等地,成为我县民营资本的支柱产业。


静乐城内“广丰源”帽铺专制毡帽、毛袜、毡鞋(高靿毡鞋也叫“嘎蹬”,低靿毡鞋俗称“毛叭子”)等,是当时静乐的一大特色产业。财东是静乐城内的韩、邢、杨三大家,资本雄厚。盂县毡匠师傅负责制作和经理业务,雇佣大批工 人擀制。


毡匠俗称“毛毛匠”,使用的工具有弹弓、竹帘等。弹毛得用弹弓,这是一道又脏又累的工序,极见毡匠的功力。弹毛必须在室内进行,弹好的毛按所需尺寸大小在竹帘上摊匀,用竹帘裹紧。然后用温水浇,用脚蹬,来回开合擀制。擀到毛全绣死,毡子就擀成了,晒干后就能铺了。山羊毛黏性差,需要掺杂一定比例绵羊毛才能擀制成形。也有匠人用麻油、莜面等涂抹,以增加其粘性而联结牢固。


羊绒、驼绒毡子柔软光滑,也叫“绒条子”,是毡中的上品,过去只有有钱人家才能享用得起。毡匠擀制毡帽、毡鞋(毛叭子)、毡袜、嘎蹬要用大小不同的各种楦子(帽楦、鞋楦)。毡帽帽沿用锦缎镶成有大金边、小金边,还有雪白 的羊羔皮或兔皮揞耳、灰鼠皮揞耳、狐皮揞耳、水獭皮揞耳、貂皮揞耳等,更为高级的是毡帽外面罩有锦缎,帽里覆以薄绸,更为美观舒服。上档次的毡鞋挂有羊绒、驼绒面子,再用羊绒、绸缎沿鞋口。嘎蹬、毡袜有高靿、低靿两种,鞋底还要上几层牛皮,美观耐用。这些东西擀制好以后,再要用剃刀精心修理,使其更加精致。


这些毡帽、嘎蹬除畅销本地及晋西北外,大批运往东北甚至俄罗斯。再从东北买回貂皮、水獭皮、灰鼠皮、狐皮等作为毡帽的揞耳材料。毡帽业获利多,每期开张都是每股三四千元以上,成为静乐商业界获利最大的行业。当时静乐城内甚至永安镇、娄烦镇也有帽铺。1931年“九一八”后,东北沦陷,帽铺产品销路中断,“广丰源”损失最大,以致破产停业。


2. 皮铺 制作皮衣、皮绳、马鞭、驮架绳索、皮带、熟皮等的铺面。在过去没有尼龙、塑料绳子的年代,农业生产、货物运输,麻绳和皮绳非常重要,加工经久耐用的皮革及皮革制品的小手工作坊,本小利大。皮革制作有四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熟皮,将羊皮、牲畜皮用芒硝或生石灰、盐等沤制。第二道工序是将熟制后的大牲畜皮去毛,用铲皮刀铲去肉渣。第三道工序是把铲好的皮晾干软化。第四道工序是用皮条刀按用途割制成各种绳索、鞍具材料。


过去人们制作皮衣常用的是羊皮,也用狐狸皮、狼皮、猫豹皮、狗皮、兔皮等,都要经过皮铺熟制使皮板干净柔软,毛色顺溜光滑,再经裁缝师傅缝制就成了人们过冬御寒最好的衣服。挂上狐狸皮等领子的羊皮袄、皮坎肩,与狗皮褥子、兔皮帽子是过去时代人们难得的上等衣物。


解放后皮铺就很少了,公私合营时划归皮麻社。改革开放后,农村个体养殖、牲畜耕种一度使得皮具的用量增加,皮铺生意好了一段时期,后随着尼龙、塑料绳索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皮匠生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 肉铺 静乐城过去的肉铺兼营饭铺,出售猪、羊、牛、鸡等肉,四季营业。城关饭铺的红焖鸡、过油肉、头脑很有名,堪与太原饭店的名菜相媲美。清末民初,鹅城有名的饭铺有福元和、福林泉源等。


4. 饼铺 常年烧制饼子、锅盔、麻花、干馍等的店铺。过去静乐本地没有生产糖的作坊,往往是饼铺兼制糖饴,本地人叫熬粞(饴)。粞(饴)是由软米、黍米、麦面等经过蒸煮、发酵,再加入麦芽经发酵糖化制成。过去干粮铺拉糖粞 (饴)是一项很繁重的工序,熬制成的粞砣需要两个壮汉反复拉开再扎叠,再拉开,直到变得筋道均匀为止。粞(饴)也可用胡萝卜、甜菜根擦丝熬制,只不过这是老百姓自己家过年过节做饼子、麻花时将就用的,常年开设饼铺的很少用此。县城的干馍、月饼、锅盔、麻花、油馃、蜜食以酥脆香甜著称,是过往客商最爱吃的美食,也是敬奉神灵、祭奠先人的必备供品。


5. 烧制 静乐拥有烧制瓷器所需的各种材料,境内山间地头到处可见古老的陶片和砖瓦的残片。县城附近也有许多曾经烧制砖瓦、石灰、瓷器的窑址。峰岭底、杜家村过去有过瓷窑,烧制大小缸、盆、罐、碗、盘、碟等,以及砂锅、药壶等器皿。


6. 编制业 过去农村常用的皮条、麻绳、麻袋、毛布袋都是手工制作。利用芦苇编制炕席,利用藤条柳树枝编制箩头、栲栳、簸箕、笸箩、笸篮、笊篱等。有的是自己编制, 有的是外地手艺人沿村编制。这些大部分为家庭小手工业, 大多是与农业结合的家庭副业,是辅助生产。一般是自产自用,个别也为临时增加经济收入,利用农闲季节编制,赶集时出售。


(十) 商业概况


清朝末年,静乐县的商业经济逐渐兴盛。忻县、崞县、交城、文水、河南等地商人络绎来到静乐,设摊开铺、沿街叫卖。有的从太原运来棉花、布匹、绸缎、瓷器、日用品、洋货(钟表、火柴)出售,再从静乐运走粮食、麻油、皮 毛、鸡蛋等。静乐通往太原的路上,常年有骆驼队、骡马队以及肩挑步行的“货郎担”(从静乐收购鸡蛋肩挑至太原卖掉再买回针头线脑、小百货担、小玩意回静乐出售人称“货郎担”)来来往往。有的大财主养有12槽骆驼(144 峰),难怪人们常说“填不满的向阳店,驮不完的静乐县”。这也无形中拉动了粮食加工业的繁荣。于是以水磨、旱磨为粮食加工作坊的商号兴盛,有陆陈行、復源德、德源永、永茂泉、聚源恒、义泰合、天和当、天盛永、恒信昌、信诚当、同兴永、万盛张、德元亨、吉泰昌、万兴瑞、义顺成、源丰厚、永顺当、永厚盛、意盛德、协盛德、资深达、德淳永、王成店、同庆永、永庆斋、义成木、广发恒、长盛永、晋源涌、永顺祥、大成协、旺德永、德和珍、广厚永、源泰昌、合益公、进丰公、源茂和、裕兴永、怀兴远、意诚正、恒德永、復和恒、万亨成、崇仁德、广兴瑞、宝源当、天恒当、集源成、静乐当、源德春、谦永成、通泰帽店、晋源长、大楼 店、天昌号、三泰和、德合成、源福成、聚源永、德盛和、福泉厚、永益成、三盛永、源兴成、广兴永、德成汇、广兴涌、福盛成、永益生、永丰厚、永兴成、水裕厚、协同盛、永盛泉、源泉涌、德恒盛、厚德成、永丰成、德丰厚、庆丰泰、源福禄、源义盛、福景厚、永盛源、復盛和、兴隆盛、元益成、德兴成、福源厚、和合盛、永盛旺、东升合、永顺成、林生永、天德隆、巨源永、永生茂、復和裕、 万和永、和兴义、同达义、聚源恒、隆盛和、元兴復、达泉涌、巨庆恒、德生元、瑞生恒、聚元涌、永丰诚、龙胜和、三益诚、顺成元、德和成等。还有在磨坊铺面前兼营或独家加工饼子、麻花、月饼、锅盔、干馍、牛腰子、麻叶等的铺面,比较有名的字号有三合成、福 泉炉、万和永等。由于当时交通运输方式为骆驼、骡马驮和肩挑,从静乐到太原、到陕西、跑口外一天最多走七八十里,于是沿路村镇旅店客栈的生意异常火爆。那时的旅店客栈不但有人住的房舍,还须有骆驼、骡马的圈舍、槽道,还得提供客人伙食、牲畜的草料、食盐等。鹅城当时有名的旅 店字号有:义泉店、庆隆店、源盛店、永源店、兴成店、德顺店、復义店、兴盛店、永丰店、永兴店、永元茂店、永和店、广聚店等,据说民国早年城里永兴粮店兼营旅店,招待殷勤、客舍宽敞,过往客商、官绅、阔绰眷属、工商界知名人士多住永兴店。在太原,有静乐人开的专门接待静乐老乡的荣庆栈。


陆陈行亦称磨坊行业。经营粮食加工业该行以原粮制成成品为主,如酿造烧酒、榨油、碾米、磨面、熬制糖饴、磨粉等六宗,故人称陆陈行。传说陆陈行各房伙计不管挣钱多少,一律以小米、莜面为主食,每月只有初一和十五吃两顿白面。鹅城和沿路各大村镇的磨坊,在清朝中后期、民国早期最为兴盛,常年碾磨不断。多加工白面、莜面、炒面、豆面,其中莜面最多。主要有源记、长记、同达义、聚源恒、隆盛和、元复兴、华丰泰、福和泉、永益恒等字号,娄烦的达泉当、大德裕、涌泉店、涌泉源在鹅城亦有分店。



本地人和山东、河南人开的药铺字号有:保安堂、谦泰源、永益生、义盛宫、广德承、同元济、延庆堂、天太元、德顺堂、济民堂、德成汇、大德蔚等。


当铺是收取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抵押,向对方放债的商铺。旧称质库、解库、典铺,亦称质押,又有以小本钱临时经营的称小押。现在被称做典当行。据记载,“光绪十三年,全县统计有二十六家当铺”。


当铺多由私人独资或合伙经营。当户大多是贫苦百姓。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赎当时须付利息。期满不赎,由当铺变卖。过去老百姓遇到天灾人祸、疾病、丧葬、娶妻、修房等急用钱的时候不得已先把房屋、土地典当出去,等经济压力缓解再赎回,也有典当衣物、首饰等的。当时城里有名的当铺字号有:源发当、天泰当、晋泉当、源益当等。


静乐县城最早的专门卖文具、书籍的商店叫“文盛书 局”,由河南人肩挑行商,后来落脚静乐城,发家致富后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大商。城内“天和成”的财东是忻州人, 同治年间来到静乐,靠卖辣椒起家,到民国时积累资本至十万元。城里的“天聚成”、“同达义”、“温泰成”、“德元永”“永益成”,岚县的“天和永”、宁化的“天和成”、西马坊的“天顺成”、娄烦的“四合成”都是在静乐城的分支店铺。这些商号往往在其他地方,比如太原等地,也有独营或合伙经营。它们都是从清朝末期在静乐城起家发展成的巨商大贾。


民国初年,比较大的商铺已经印制钱帖,票面多为五百文、一千文、二千文三种,在市面流通。民国十年前后城内成立“商业银号”、“裕静银行”印发纸币。


静乐城关内外在清前期只有几家当铺、粮店和棉布庄,到清中后期、民国初年就发展成为行业俱全、生意兴隆的局面。主要经营陆陈行、油店、粮店、米店、绸缎、棉花、布匹、官盐、醋、酱、烟、酒,粉坊、面店(前面是干粮铺,后面加工白面、莜面、炒面、豆面、荞面)、染坊、饴坊、杂货、书铺等。同时东路康家会、娘子神,南路米峪镇、天池店、娄烦镇,西路西马坊、辛村,北路永安镇、杜家村都有专门的货行、铺面。尤其是娄烦镇、城内西关河上、永安镇汾河岸边。从大背山、关帝山、宁武、静乐山上砍伐的木材堆积如山,到了秋天经永安镇、静乐县城、娄烦镇筏运到太原。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极一时之盛。民国时的静乐有些商号开始印发纸币流通。阎锡山统治华北大量扩充军队,大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民国十九年(1930年)阎锡山联冯倒蒋失败,晋钞贬值,物价上涨,有些商号大受影响,曾经一度繁荣的商业因受省钞影响,商铺倒闭,民户破产, 市面与农村呈现一片萧条困穷的凄凉景象,致使静乐社会经济一蹶不振。受害最大的当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终年劳动所得的晋钞成了一把废纸,生活陷于绝境,逃亡、自杀者时有所闻。作坊字号纷纷倒闭。有些勉强支撑下来的商号,由于农村经济破产也变的日益冷落。1939 年日寇侵入静乐,更是民生凋敝、人民颠沛流离,静乐商业愈发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百分之九十以上店铺倒闭,商户迁徙流离,改行从事农业,商业一厥不振。1945年抗战结束后商业稍有恢复,但多系小摊、小贩在街头叫卖,开设铺面的极少。


抗日战争前,鹅城内外杂货行一般出售布匹、丝绸、棉花、烟酒、日用品。鹅城内外杂货行有一百多家,其中比较有名的三十多家,如:永丰源、谦和成、永益成、庆丰茂、永丰成、晋川通、涌泉成、公合成、天泰成等。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