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静乐文史
静乐文史(第十五辑)之二十四 —— 走近巩怀顺,走进《吕梁英雄传》
作者:来源:静乐文史(第十五辑)发布日期:2018-12-04查看次数:621

走近巩怀顺,走进《吕梁英雄传》


李俊德


著名诗人叶文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十分仰慕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在无数生死抉择和生死搏斗中,英勇不屈的那代英雄,或即使并不那么英雄,但确乎是英勇卓绝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忠肝义胆那一代人。


我想,巩怀顺就是叶文福心灵中那“或即使并不那么英雄,但确乎是英勇卓绝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忠肝义胆那一代人”中的具体形象。


1944年,19岁的巩怀顺以日军利润炮台伙夫的身份,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强压住一颗激烈跳动的心,大胆而果断地放下吊桥,让八路军、武工队不费一枪一弹、未伤一兵一卒,取得了智取日军利润炮台的大胜利。从此,一名日军炮楼的伙夫,逐步成为一名坚强的抗日战士,以后又荣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甲等功。历史给予他的机会和声誉还远远不止于此,以他为内应,智取利润炮台的故事,先是被八分区政治部通报表彰,后又被马烽、西戎写入誉满中华的红色经典《吕梁英雄传》。这个“入虎穴活捉日寇,得胜利未打一枪”的故事,因《吕梁英雄传》家喻户晓他却浑然不知,1949年因残转役回乡后,60多年寂寂无声,一直过着普通村民平静恬淡的生活。


时序进入2015年,当年他的战友或离或别,或高升或逃遁,或平淡或辉煌,被岁月过成一块石碑,一抔黄土时,他坚毅而平淡地活到了今日。偶然的机缘,我探寻到了他竟然是红色经典《吕梁英雄传》里确切的人物原型,我觉得,不能让这个故事荒芜成一口枯井,如果不把他的故事,他在《吕梁英雄传》里的故事讲述出来,作为一个静乐人民的儿子,我内心会感到深深的沉重和无比的遗憾。


走近巩怀顺


第一次见到巩怀顺,是2015年农历腊月二十七,那时我并不知道巩怀顺的全部,只知道他是一位抗日老战士。


那时,已逼近年关。农村的年味更浓。我和娘子神乡党委书记王亮中陪同静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利民到利润村慰问抗日老战士巩怀顺。


由乡政府驻地娘子神村出来,向东沿忻碛线忻静段疾驰 10华里,往南,就是利润村。


高大的越野车视野开阔,远处雕崖如削如黛,蜿蜒的碾河在阳光下凝神屏气,玲珑剔透,平静的冰河下面,携带着历史的波涛并没有停止,耳边一波接一波的涛声,扑面而来,心中慢慢涌起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也就是在这条公路上,1939年乙卯年正月十一日,春节的气氛还未散去,一路日军500余人,全副武装,从忻州翻越十八盘,逼近康家会村。另一路日军500余人,从太原越过西凌井逼近康家会村,与先期到达的日军相会,沿忻静公路向西侵占了静乐城。以后,为控制交通线,日军沿公路在石城、康家会、利润、天柱山、鹅城相继修筑炮台。


从此静乐大地生灵涂炭,不屈的静乐儿女奋起抗争,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拼死抗敌的热血儿女,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能见到一位历经70年风雨沧桑的抗战老战士,我们心情十分欣慰。到达利润村口,时近正午,冬日的阳光明媚纯洁,沿岸苍松翠绿,远山积雪耀金,升腾的爆竹汇成一片片祥云,小村愈显安详、静谧。


在村中心一个宽敞的农家大院里,巩怀顺老人和老人的儿子陪站在门外,寒暄之后,进屋,王利民部长向老人送上了慰问金,表达了党和政府对抗日战士的新春祝福。



老人生于1926年,年正90岁,身长背直,酡颜白须,除了耳朵稍背需要儿子复述解释外,惊人的记忆,让我们叹服。阳光透过玻璃,溢满房间,营造着一个充满梦幻、回忆的气氛,我们的思绪,也在老人宠辱不惊,沉静平缓的绵绵絮语中,回到那难忘的岁月。


那是个民族危难深重的岁月,1944年8月,沿忻静公路北侧,蜿蜒起伏的吕梁山脉,绵延不断,到静乐东大门时,是巍巍的悬钟山。悬钟山苍劲峭拔,像千古不屈守卫静乐的烽火台,又像一只巨大的警钟,被秋风吹得怔怔直响。与悬钟山对峙的山上,一座新修的炮楼剑一般刺向青空,与碾河南的旧炮楼隔河相望,遥遥呼应。四面三层的瞭望哨和射击口, 贪婪而神秘,监视着山下的公路和村庄,扼守住静乐的东大门。利润这个仅有300人的小村,就生活在炮楼的魔掌之下。


1944年8月26日的深夜,八分区下属武工队孙淳生政委,特地找来巩怀顺谈心。


“怀顺,你还不到19岁,鬼子不会怀疑你。昨天深夜,军区司令员王长江、政委罗贵波和二支队林海青、孙继争等首长,在上双井天王阁庙开会,专门研究智取利润炮台的作战方案。拔掉忻静公路上的这一钉子,就靠你,我们相信你。” “怀顺,怎么不说话,你怕?”


一阵短暂的沉默,和深夜的天空一样死寂。


“怀顺,二不愣的话你没忘记吧?”


二不愣,河北人,年龄和怀顺相仿,是八路军7团侦查参谋李铁初的通讯员。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二不愣把在利润炮台给日本人做饭的巩怀顺约了出来,两人窝身在东里上山坡一个掏过甜甘草的圪洞里说话。


怀顺把深深伏着的头抬起来,沉重的夜幕里有几颗依稀的星星在闪烁。


怀顺没有忘记,二不愣跟他说,当亡国奴给日本人做饭,揽营生,迟早要要命了,过来给八路军干吧,你说些实话,把炮楼的事告诉我们。伺候日本人,迟早要完蛋!我给你把定心丸吃上,照我的办!


后来二不愣跟部队出发去阳曲,临走的时候,把情况汇报给了孙淳生政委,说利润炮台的巩怀顺可以用。


“怀顺,革命是两个字,革好了就是革敌人的命,革不好就是革自己的命,要胆大心细。”


说着,孙政委过来揣怀顺的心窝,问“心跳的厉害吧?” 怀顺说,“我不怕,我和野兽们住在一起,野兽们高兴时还能陪着,野兽不高兴时,什么时候想吃我就吃了,反正是一个死,一心智取炮台,死也跟上共产党死!”


“要是智取炮台成功了,我介绍你为正式党员!


“要是牺牲了,也追认你为正式党员!”


孙政委见怀顺下决心干了,就对怀顺的家人做了安排,“明天让李狗孩把你们全家转移到上双井村,你完成任务就 跟八路军走。


“还有,”孙政委走出一大截,又返回来,对怀顺说,“记住,驮水的计富子是个好人,但性格粗鲁,用得上的地 方尽管用,这个事情不要让他全知道。


27日一天,接受了任务的巩怀顺忐忑不安,在炮楼里见了 日本人怕得不行,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不怕,反正也顶上死了!深夜,武工队派出侦察员陈中海、平本础先行观察了地 形。28日拂晓,在孙淳生政委的带路下,10名战士埋伏在炮楼外壕的一块凹地里。武工队在对面的山上做好掩护准备,随时接应。


《静乐县志》曾用寥寥数语,简洁记述了智取利润炮台的过程:武工队政委孙淳生,用巩怀顺(敌堡内伙夫,静乐寨沟人),巩计富(敌堡内挑水苦力)做内线,于1944年8 月28日拂晓前出发,悄悄接近敌堡,当武工队人员看到巩怀顺发出的信号时,立即冲进碉堡,活捉了堡内的日伪军。此次战斗,一弹未发,生擒日军6名,伪军1个班,缴获步枪5支,机枪1挺,迫击炮1门,粮食数万斤。史志简洁记述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的画面。老人为我们复原了鲜活的历史细节。28日天刚亮,我早早起来把饭做好,把面对吊桥的窗户重新用纸和袋子堆住盖住,又把敌人可能用作武器的菜刀、炉锥,放到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厨房在炮楼正南偏东,出厨房门就是吊桥。一会儿6个日本鬼子陆续走下炮楼,进了厨房,准备吃饭。


当鬼子坐在厨房炕上,端起碗来吃饭时,我对鬼子说,计富子驮回水来了,便赶紧走出门外,把手里藏着的一个白面窝窝头掰开,扔给蹲在门外的狼狗,一步一步,我把狼狗引入和厨房并排的堆放柴草杂物的小屋,把剩下的窝窝全部扔给了狼狗,希望它多吃一会儿,不要出声。出来时我从外插住门,跑回炮楼一层,看到存放枪支弹药的门锁着,这才放心出来,准备按原来的预定发出暗号。刚摘下脖子上的白毛巾,我一转念,要是让屋内的鬼子看到我平白无故地挥白毛巾,岂不坏了大事了。于是我赶紧一边咳嗽,一边擦鼻涕,然后顺势把擦过鼻涕的白毛巾挥了挥,好像要把毛巾上不干净的东西抖掉的样子。完成了发送信号的任务,我放下了吊桥。远远地,看见计富驮水过来了,我知道武工队随后就到了。


我返回屋里,心跳的厉害,怎么也按不住,脸色因紧张而惨白。一个鬼子问我怎么了,我说难过了,鬼子拿过一片药要我吃。正吃药,外面的狼狗咬起来了,鬼子忙问怎么了,狗咬什么?我开门探出身子说:利润炮台上警备队的郭宝富来了,话音刚落,武工队员就冲了进来,炕上放着三颗碰弹,花瓣瓣的,我起身扑过去,把这三颗碰弹扫下地去。鬼子根本没有任何防备,一下傻了眼,还未反应过来,三三两两的武工队员用绳子三下五除二把6个鬼子捆起来押走了。上双井、葱沟的民兵是运输队,把枪弹都运走了,总共有5支步枪,82式迫击炮1门,轻机枪1挺, 4箱子弹共4000发,3万多斤粮食,除了运输队带了一部分,剩下的让附近村民拿走了。


老人说,当年8月31日,八分区政治部通报表彰了二支队,号召全区人民推广利润战斗的经验。


智取利润炮台后,我就跟孙淳生政委当通讯班长。半年后,我随军开拔,在三交、合索、土岑桥、豆罗一带活动,主要做侦察任务。


1944年8月28日,是晋绥边区发布秋季攻势命令的第一天,智取利润炮台应声而起,载入史册并不奇怪。


70多年的时空,70多年的风雨,没有隔断老人的记忆,没有淡忘历史的细节。智取利润炮台已深深地刻在老人心中,成为老人记忆中闪光的一瞬。也许,雨夜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也许月夜皎洁明亮的月光中,老人已无 数次回忆那个历史细节,咀嚼品味那胜利的喜悦。


已到饭时,老人和儿子要留我们吃饭,王部长再次叮嘱老人要好好休息,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深深的握手后,我们跟老人告别。


走进《吕梁英雄传》

春节的喜庆,使人容易享受,容易懒惰,但巩怀顺老人的事迹却一直萦绕在我心间。


翻阅县志,除了大事记 1944 年智取利润炮台的词条外,就是卷十六军事第三章抗日兵事里智取利润碉堡简单叙述。


此外,与巩怀顺有关的信息,再也找不到。看来,英雄的事迹仅此就止步了?


我不太甘心。忽然想到山西作家黄风在《静乐阳光》 里说过的一段话,因为和黄风较为熟悉,这话又事关静乐,所以记忆深刻:


一位叫温丽芳的记者,2005 年曾就《吕梁英雄传》的人物原型进行过追踪探访。一位研究晋绥边区史的老同志告诉她,《吕梁英雄传》 取材于吕梁山区,但小说中的地名、人名都在静乐。她发现“书中出现的一些地名,如赵家沟、水峪镇确为静乐县建制,并且现在还保留,水峪镇现在叫水峪村”。事实上,静乐行政区划属于忻州,但地理意义上属于吕梁山脉。那么,《吕梁英雄传》 里会不会有巩怀顺的故事呢?想到这,我急不可耐地找出 《吕梁英雄传》 翻起来。先看写于一九四五年“起头的话”: 


在这八年的斗争当中,人民用血泪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了无数的民兵英雄,一九四四年,晋绥边区群英大会上,单说出色的民兵英雄,就有一百二十四位。这 些人物当中,有的是爆破大王;有的是神枪能手;有的是破击英雄;有的是锄奸模范;有的是智勇双全的领导人;有的是天才卓越的指挥员……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本领。真是花开万朵,朵朵鲜红。像许多民兵英雄,英勇斗争惊天动地的战绩;像围困蒲阁寨、围困娄烦、围困三交、围困岔口等史无前例的模范战斗,要一一介绍出来,恐怕三年五载也说不完。



马烽,西戎所说的一百二十四位民兵英雄中,仅据现有资料可确定,静乐和静宁的民兵英雄有赵尚高、郝毛存、赵玉喜、郝园脸、马刘保、姚尚维、冯二娃、孙宽八位,其中赵尚高被授予晋绥头等民兵英雄称号。所列的模范战斗,其中围困娄烦发生在静乐,其时娄烦属静乐一个镇。再看写于一九四九年一月的“后记”:


写这本书,除了我们亲自搜集和边区武委会所供给的一些材料外,我们还改编了报纸上的一些消息和通讯。比如六十一回民兵从碉堡内活捉出日军,就是根据利润战斗改写的。这本书只能说是一本连续故事,作为一本小说看是很不够的。


看到这,我禁不住一阵惊喜。据此,和静乐县志记载相印证,确定无疑,巩怀顺被马烽、西戎写入《吕梁英雄传》,这和老人所述的 1944 年 8 月 31 日,晋绥八分区政治部通报 表彰二支队,号召全区人民推广利润战斗的经验相吻合。


再下来,我详细地阅读第六十一回“入虎穴活捉日寇,得胜利未打一枪”,写武工队政委率领 20多位队员到汉家山智取炮台:“天很黑,星星闪着眼,民兵们顺山坡往上爬……”“碉堡看的很清楚了。老武又慢慢向前挪了几步,趴在一个低土垄下边,向碉堡观察了一阵,也看不出有什么动静。这时他想起杜玉贵说围墙门斜对面有一块凹地,可以埋伏队伍,他掉过头来找那块凹地,向右前方爬了几步,果然在外壕不远处,找到了一块凹地,长着一些将要枯干的杂草。这里距围墙门约有二三十步远,老武十分小心地急忙退下来,引着队伍爬进了凹地,伏在乱草里。”


直到第二天早上,“趴在乱草堆里的老武,从围墙门看去,只见饭厅窗子上蒙着块麻包”。“正在这时,杜玉贵跑着 出现在围墙门口,他拿着块手巾扬了扬,好像打闪一样又飞快地进去了”。武工队在接到杜玉贵信号后,杀入碉堡, 顺利地俘获了日军及大量军需,军分区首长表扬了武工队。“杜玉贵跟着民兵出来以后,就在康家寨安了家,村里调剂了些口粮和土地,群众又借给了一些日用家具。他也参加了民兵,经常跟着大家出去活动。” 


情节几乎一样,只不过巩怀顺在书中叫成了杜玉贵,利润村叫成了汉家山。智取炮台后杜玉贵全家到了康家寨安了家,和巩怀顺全家被李狗孩转移到上双井安了家一样。


马烽、西戎所说的“写这本书,除了我们亲自搜集和边区武委会所供给的一些材料外,我们还改编了报纸上的一些信息和通讯”。众多的静乐民兵英雄进入了马烽、西戎的创作视野,被写入《吕梁英雄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抗日英雄郝毛存和赵尚高。且看 《大众日报》 民国 34 年 2 月26 日报道:


特等民兵英雄郝毛存等,连日攻袭娄烦,敌人埋的地雷被他挖了回来。特等民兵英雄郝毛存和民兵英雄马刘保一月二十六日回到区上,马上召集民兵传达如何埋雷,熬硝的具体办法,第二天即领上民兵具体实验。当天上午,娄烦敌人在炮台附近挖雪吃,他们立即带上民兵战斗队前往,一个排子枪把敌人打回去了。二十三日拂晓,敌人到邻村抢掠,报警的手榴弹声响后,他俩立即带上正在出操的民兵,分两路跑步前去打击敌人,郝毛存的一路民兵首先向正在村里抢东西的敌人开枪,敌人惊慌失措往山梁跑,又遇到马刘保一路 民兵的迎接,吓得敌人从两丈多高的地棱上跳下去逃命,两路民兵直追到炮台底下,夺回皮衣、被子五件,毛驴一头,交还群众。二十五日晚,郝毛存带领民兵战斗队,用土炮对碉堡轰击了两响。二十六日晚,两英雄带领战斗队去烧炮台的洞门,因柴少没有成功。二十七日晚,战斗队每人带了三十斤柴再去,熊熊的火焰吓得敌人乱放大炮机枪,但碉堡门终于被烧毁了。敌人怕我民兵袭入,在门洞下埋了地雷,但被郝毛存同志发现了,他和另外两个民兵用手慢慢摸过去,发现了地雷的踏板,用刀子割断了拴线,把雷起了回来了。后娄烦敌人每晚恐慌的不敢睡觉。


静乐民兵的抗敌故事,其基调、色彩、风格,与 《吕梁英雄传》 是那么的相投相契相合。说 《吕梁英雄传》 有众多的静乐素材,并不牵强。开篇第一回第一段:


吕梁山的一条支脉,向东伸展,离同蒲铁路百十来里的地方,有一座桦林山。山上到处是高大的桦树林,中间也夹杂着松、柏、榆、槐、山桃、野杏,山猪、豹子、獐子、野 羊时常出没。山上出产煤炭和各种药材,山中常年不断的流水,土地肥美,出产丰富,真是一个好地方。山下有个大村子,名叫康家寨。


稍微有点地理知识的人就知道,吕梁山脉向东伸展,离同蒲线百十里地方不就是静乐康家会么,这个康家会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首战地。这个“桦林山”,不就是静乐县人口中的包括龙家庄在内、桃子山在内的广大南山吗?南山不正是马蜂、西戎描写的杂树生花、百兽出没之地吗?抗战期间八路军八分区特务连,不正隐藏在这里吗?


而富有静乐特色的方言,在《吕梁英雄传》 中随处可见如“打了盆说盆,打了罐说罐”“瞌睡给了个枕头”   “吼三喝四抖威风” “烧香引出鬼来了” “这一家伙是豆腐掉在灰沙坡,没有法子收拾了” “狗肉上不了抬盘秤”等等。书中描写的“筛灰” “打平伙” 也是静乐的习俗,从中可以佐证 《吕梁英雄传》与静乐确有渊源。富有特色的静乐元素,和郝毛存、赵尚高、巩怀顺等一起被写入 《吕梁英雄传》,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中。


再访巩怀顺


2016年8月的一个周末,带着发现的喜悦和对老英雄的崇敬,我独自驱车到利润村,再访巩怀顺老人。



急迫想见到老人,是想把这个结论告诉给他,让他知道,他是载入红色经典的历史人物。他那段历史,那个闪光的节点已被著名作家马烽、西戎写入了不朽的红色经典《吕梁英雄传》。


尽管《吕梁英雄传》在1945年就《大众报》上连载,尽管《吕梁英雄传》1946年就出版了单行本,尽管《吕梁英雄传》1949年就在全国发行,吕梁民兵英雄劳武结合抗击日寇的故事红遍全国,雷石柱、老武、杜玉贵等民兵形象也家喻户晓。但历史的蹊跷之处在于,没有人知道静乐的抗日老战士巩怀顺就是《吕梁英雄传》里的杜玉贵,老人只知道他在智取利润炮台中起过重大作用,但书里写的都是伟大的英雄,或许老人认为自已太平凡、太一般了,怎么会有书把自已的事情写进去呢?


尽管2004年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又在中国红了一回,但老人依旧平静如水,随着抗日老英雄的辞世,人们寻找英雄原型的心情也日益迫切,先后有吕梁民兵英雄段兴玉、郭炳旺、郝毛存、赵尚高等故事原型人物被证实,他们在烽火岁月的英雄事迹,的确被写入《吕梁英雄传》,有的民兵还确实被《大众报》编辑采访过,他们在反“扫荡”、 反维持、反抢粮,开展爆炸,里外结合,围困据点,驱逐敌人的种种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被马烽、西戎在《吕梁英雄传》中塑造成了个性鲜明,神采各异的人物形象,用马老、西老的话来说“真是花开万朵,朵朵鲜红”。而巩怀顺作为一个在日本炮楼里做饭的伙夫,在革命战士的悉心教育下,投身革命队伍,舍身取义,凭着高超的心理意志,为日本鬼子摆下一桌鸿门宴,不费一枪一弹,智取日寇炮楼,其形象是颇有时代意义的。


老人和他的大儿子巩白仁接待了我,巩白仁今年已62岁,从太钢退休在家陪侍父母。


还在去年的大院,夏天的院子里绿意葱茏,满眼生机,两棵杨树挺拔峻峭,枝茂干直,宽大的树冠下一片荫凉。晋西北的杨树,最平常也最容易被忽视,微风过来,密密的树叶窃窃私语交谈着,倾诉着、期盼着,或者摇头、或者拍手,从时光深处而来的激动,剧烈地摇动着树叶,沙沙作响。


面对着这位90岁的老人,我如何把这个结论告诉老人?


先给老人拍个照。我让老人站在杨树前面,我说:“有军功章吗?戴在胸前。”


老人的大儿子白仁告诉我,军功章有过,好几个呢,但都丢了。


见我失望,白仁告诉我老人有军功证。“军功证,我说,“ 拿出来看看,好吗?”


“行。白仁到屋里取东西,我“啪啪”为老人拍了两张 站立照片,透过相机的老人瘦小挺拔,阳光下长须抖动,头顶的国旗猎猎,闪耀金光。这时白仁提出一个黑色皮包,那种1980年代常见的黑皮包,老人拉开锁链,从一本《静乐文史》书页中,抽出一张棕色牛皮纸,小心翼翼地翻开。


我双手接过这张牛皮纸,时间给她涂了岁月桑沧的颜色,幽幽蓝光跳动,纸的弹性在手中能微微触摸到,这是张纸质很好的牛皮纸,大小有如1970年代人们裤兜兜装的手帕。


本团巩怀顺同志,为人民服务在战斗中英勇作战屡建战功,特发给甲等功劳证。


晋续六分区41团,团长万良才,政委颜槐生,副团长刘新科,政治部主任刘笃庆。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上印一方红色篆刻公章。


这是1948年的军功证,上次老人只讲到智取利润炮台后,他随孙淳生政委开赴忻县,当通讯班长,活跃在三交、合索、豆罗一带。我忙问老人,这军功证是哪次战斗后发的?



老人告诉我,1946年冬天,在忻州豆罗,雪里行军, 遭遇敌军埋伏,情急之下,老人率侦察班迂回到敌人侧面,一阵猛打,扯开一道口子,部队顺利突围。以后战斗不断,一天没有三顿饱饭,但一天有三次饱仗要打,一直到1948 年春季,战事稍歇,部队评功,发给军功证。


我想把故事拉回到智取炮台,便问:“你怎么去了日本人炮台上做饭的?”


老人告诉我,1939年日军占领利润后,在村子中心建起了炮台。他家就在炮台下面不远处,总共有3眼石窑,5 间正房,3间厅,鬼子修起炮台,把他家全赶出来。警备队住在他家,鬼子住在炮楼上,老人全家十几口人只好搬到寨沟村和他父亲交好的周银孩家。当时巩怀顺14岁,鬼子看他年龄小,觉得放心,便强行把他留下当伙夫。


到了1944年,日军为了更严密控制忻静公路,便又跨过碾河,到对面北山上建了一座更大更高的炮楼。建好后搬过去,原来村里小炮楼由警备队驻守,南北呼应,两厢相望。八路军、武工队智取的炮楼就是日军新建的大炮楼。


接着老人给我讲了在炮楼他救人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庙沟村的李成科子,被日本人抓到炮楼。鬼子嫌其没有及时送粮送肉,把李成科子用铁丝捆住双手,又用绳子绑到柱子上,通过警备队给家人送信,说送不来粮食就休想活命。而鬼子喝酒吃肉,寻欢作乐。巩怀顺趁机一股劲地劝酒上肉,把鬼子灌醉,死猪一般睡去,然后解开捆李成科子的绳子和铁丝让他逃命去。机警的巩怀顺顺手拿起一瓶酒,仰头喝进了半瓶,把另外半瓶全灌入脖襟里,仰头而睡。后半夜醒来的鬼子发现李成科子不见了,嚷嚷不停,一看巩怀顺醉的一塌糊涂,跑了人也不知该怨谁。


趁着老人高兴,我拿出《吕梁英雄传》,把这本书里的故事大致告诉了老人,并说这书就是写咱们民兵,然后把 《后记》一字一句念给老人听:“比如第六十一回,民兵从碉堡内活捉出日军,就是根据利润战斗改写的。”


老人的眼一亮一亮的。我又把第六十一回的情节大致复述了一遍,然后问老人“杜玉贵像不像你?”老人沉默不言,抬起头望着对面的山,那山,就是原日军利润大炮台所建的地方。沉默了一会儿,我问起老人抗战后的事情。


老人告诉我抗战胜利后,他下到连队,到 41 团 9 连 3 班当班长,直到1949年革命胜利,因残疾回到家。说着老人脱下袜子,指着左脚说,因受伤急行军,左脚下骨节生出山药蛋大的圪旦,无法随部队行军,1949年3月,部队发给300斤粮票,24岁的巩怀顺回家,在当地政府吃供应粮。我问:“回到村里后结的婚?”


“是啊,老人说,“当年就结婚了。


“找对象容易吗?”


“容易,老人纯真地笑了起来,“可好找了。”


老人给我唱了两句民歌:


“关东的山药圪秃红(指谷子)


要找对象退伍军,


要穿衣服高粱红……”


沙哑的歌声仿佛从远方飘来,老人似乎陶醉在那个“要找对象退伍兵”的年代。


以后老人平静地在农村生活,先在合作社当了两年司务长,人老实又勤快,又去了赵黄、寨沟供销社当了20年的代销员。


看到老人回归平静,我又忍不住问了老人两个问题。十八盘、西凌井是静乐的关隘,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我无法想象日军何以能如入无人之境,何以两个区区五百人,越之险关,破之而出?难道真的无兵把守? 


老人回答说:“我那时才14岁,不知道有没有兵把守,但我听说一句话叫‘赵承绶的骑兵旅,不如偏梁上的老母猪’。反正日军一进犯,原来驻扎的赵承绶骑兵全部撤离, 没有打死一个日本兵。倒是日军在偏梁上村抢鸡抢猪,被逼急了的一头猪猛撞,日本兵猝不及防,一下摔下崖摔死了。 据说这是侵占静乐后第一个死亡的日本兵。” 


还有县志记载和您的回忆,智取利润炮台战果稍有不同。县志上还说俘获一个班伪军,有这回事吗?


老人说:“警备队在村里小炮楼住,大炮楼里没有警备队,当大炮楼被取时,警备队也发现了,派人出来,虚张声势。被埋伏的武工队打回去了。其实,警备队见日本人被抓,早没心思打了,赶紧缩回小炮楼保命去了。”


老人指了指院子的西边说,那就是小炮台,大炮台就在对面山上,在这都能看到。


对面山河依旧,阳光灿烂,草木葱茏。残存炮楼地基的夯土、石块,依稀可见。山下碾河滔滔不息,如泣如诉,追诉着那个风雨如晦和枪林弹雨的年代。


面对老人,我想,人的一生能平平静静,平平淡淡,不做坏事、恶事,终其一生,便是好人;如能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做一件好事、大事,终其一生,即便不那么英雄,但确实是我们民族忠肝义胆之人。


“大勇摧敌,大仁卫国”,那场战争中为民族为国家忠肝义胆的人也渐渐远去,化成黄土,化成永恒。如岁月有情,人生有幸,眼前还有一位两位健在,理所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颂扬。十八盘、西凌井这些天堑关隘,无法阻挡外敌的破关而入,民族危难之时,救亡图存,驱赶这些外敌的,是各种各样的巩怀顺们,只有构建强大的民族精神之关隘, 才是永远不被外敌攻破的关隘。尊重、褒奖、宣传他们,和他们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精神气节,正是构建民族精神关隘的切实之举。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