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静乐文史
静乐文史(第十八辑)之十 —— 静乐道情的源流及概况
作者:来源:静乐文史(第十八辑)发布日期:2019-01-28查看次数:665
静乐道情的源流及概况

静 情


静乐道情是晋北道情的重要分支。晋北道情是流行于山西北部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是道情艺术花苑中一簇璀璨艳丽的鲜花。它以其淳朴清新、优美抒情的音乐特色和夺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因而它才得以长期流传至今。


道情,原系宗教艺术,渊源于唐代的道观经韵。最初是以演唱道教故事为内容,是道家用以宣传其宗教思想和教义而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据《唐书礼乐志》载:(公元680年)高宗命乐工制“道调”,这是在道情音乐上最早的开端。到玄宗时,他喜神仙之事,便招道士司马承,工部侍郎贺知章等乐工制“玄宗道曲”、“紫清上圣曲”、“景云”、“九真”、“承天”等曲十余道,总称“道曲”。



道歌,道曲均是与道教有关的曲调。中唐时“拍简板唱道歌”的艺术形式盛行,可见道歌是道情的最初形式。那么,道歌的音调又是从何来的呢?传说:古代终南山有一种琴音异常优美,人们便仿此琴音编歌演唱,流传民间,后经道家搜集编为“道歌”。终南山,位于陕西南部,为秦岭之一峰。自古以来是道教的胜地,不仅建有道观,而且香火旺盛,是修道隐士们的栖身之地。因此,终南山可能就是道教艺术(道情音乐)的发源地。


随着道教艺术演唱方式与内容的转变,经过晚唐与五代,道观经韵得到了新的发展,经过艺术化加工,编撰为传记故事进行说唱,这便是“新经韵”,经韵已经具备了道情的基本特点。到了北宋,随着说唱艺术的兴起,便正式由道观走向社会,活跃在群众之中,并诞生了“道情”这个名字。


因何被叫做“道情”?也许是道家使用日久,逐被冠以一个“道”字。元代有一位称作燕南芝庵先生的说过:“二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礼”。明朱元璋的第17子朱权,对此有细致的解释:“道家所唱者,飞驭天表,游览太虚,俯视八纮,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概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曰道情”。这是最早对“道情”的名称解释,当代道清理论家武艺民先生更明确指出:“道情者,道教艺术的内容,特点也:前一字表示其所属,后一字表示其所尚,这便是道情一词的来历与实质”正确论述并阐明了“道情”一词的特定含义。


道歌演变为道情,这是道情在艺术形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前者是歌曲,后者为曲艺;前者以抒发感情为主,后者重在说唱故事。其音乐不只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能够单独演唱的“只曲”,而且在音乐结构上也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由若千不同的“只曲”相互联缀而成的“套曲”。标志着道情音乐逐渐衍化,日趋完善的发展成果。


道情的演变,源远流长。宋代流行说唱艺术,由唐代的道歌、道曲发展成道情之后,一般均为说唱艺术形式。它以描述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事件为主要演唱内容。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竹片、木片)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据《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十一年(1174)六月一日,车驾过宫,后苑小厮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宋高宗)云:“此是张抡所撰《鼓子词》。”鼓子词是宋代受唐代变文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新兴说唱艺术形式。歌唱伴以“管弦”。这种“鼓子词”形式的说唱道情一直到明、清仍然在民问广为流传。元代戏曲兴盛,道情以戏曲形式也随着产生杂剧(岳阳楼》、《竹叶舟》等剧中均有道情穿插演唱。明、清以来道情流传甚广,题材也有所扩大,吸收使用的歌调越来越丰富。随着时代的前进,单纯演唱道教故事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加之其他剧种的影响,道情便打破了唯宗教艺术的狭窄范围,大量上演反映社会生活和民间生活的剧目。人民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不断使其丰富发展,从而把道情转化为民间艺术。因此流传在各地的道情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随着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清代梆子戏的兴起,道情便正式由说唱转化为戏曲,这是道情艺术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总之,道情发展形式的演变是经历了:“道歌”——“说唱道睛”——“戏曲道情”三个阶段。


静乐道情的发展衍变,也直接渊源于道歌、说唱道情,也与当时社会上蓬勃兴起的戏曲艺术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使道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浓郁的地方风格出现在戏曲音乐之中长期流传在广大农村和山区,每逢农闲季节,到处搭班唱戏,成为当地人民用以自娱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道情据说在过去曾被视为“神戏”,民间旧俗庙会第一场戏为敬神戏,人们总用道情敬神,道情若与其他剧种同台或对台演唱时,总是让道情先唱,道情不开戏,其他剧种不能开戏,因此道情极受人尊重。道情音乐是祖国优秀的艺术遗产之一,它丰富的唱腔曲调很大一部分是唐、宋、金、元时期的著名词曲牌子如“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劈破玉”“盘道”“红袍”等…… 这些著名词曲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风格和色调,十分别致。


静乐道情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包括“唱、念、做、打”四功,由于演唱内容的关系,以“唱、念、做”三功为主。其音乐也分唱腔和伴奏两个部分。道情相传有72调,因老一代前辈老艺人大多数为口传,流传到现在失传者甚多,但现存的仍是极其丰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道清又重展风姿,走上向前发展的道路。


静乐道情,据县志记载:“清代传入境内,清末至民国年间道情在本县盛行,从北到南都有私人班社排演,很多村庄爱好者一到冬季好组织起业余班社,请师傅教唱,置办简单的服装道具,排练几场剧目,正月登台演出,活跃乡村文化。” 这个简单的概述,说明道情当时已在全县盛行。


据艺人们说那时道情在静乐已传好几代,老一代涌现出的优秀演员(名角)有:侯四则(青衣)、有有(须生)、阎贵金(丑角)、刘月富(小旦)、计拴(旦角)、郝苟拴(小生)、刘润年(丑角)、赵计则(须生)、赵二则(青衣)、赵拴明(丑角)、王六十二(须生)、三破子(丑角)。侯四则的道情班子十分活跃,走南闯北到处演出,深受人们喜爱。北面演至雁北、大同、内蒙一带,西渡黄河唱到陕北,南面走至阳曲、古交、吕梁、太原一带,所到之处都受人们欢迎。在太原党政军的主要领导特别是阎锡山亲自看过侯四则的演出。后来,贺龙元帅来静乐时,曾特邀侯四则的道情班子专门演唱过。侯四则女扮男装、形象逼真,有有(须生)声音洪亮、表清感人,阎贵金(丑角)形象活跃、令人喜欢。因此侯四则的道情在当时十分活跃,信誉很高;四面八方,赫赫有名。后人称侯四则为道情艺术大师。


侯四则、阎贵金等老艺人大都打(教)过道情,因此,道情盛极一时,遍及全县。当时有名气的常年班社有:西马坊、盆子水、羊寨、漫岩、西沟、安子上、刘家庄、杨家沟、七泉坪、元洛、屹垛村、神家村、附马滩、羊圈坪、岩子、善应、温家坪等十几个村庄。这样又涌现出第二代优秀演员,如:盆子水村:辛存林(须生)、辛改云(旦角)、辛世海(须生);羊寨村:绪存(须生)、臭小(青衣)、有后子(小旦)、计生(老生)、拴后(须生);善应村:保成、李拴;漫岩村:刘拴则(小旦)、赵计堂(旦角)、王四则(青衣),绪存、臭小等不愧是侯四则的得意门徒,其唱腔、台手动作与有有、候四则一模一样,极受人们喜欢。


第三代出色演员(就是现在较年青的) 有:张有莲(女,须生)、金桃子(青衣)、阎引先(花旦)、毛变秀(小旦)、王二毛(青衣)、锁成(丑角)、茂生(小生)、宣萍(青衣)、计彪(须生)、保明(须生)、永亮(须生)、史俊林(须生)、董亮俊(丑角)、兔生(须生)、换娥(青衣)、永丰(小生)、周彦青(丑角)、王俊后(须生)、史元眼(须生)、郭存维(小旦)、陈俊堂(须生)、王拴海(花旦)、 陈田换(青衣)。辛存林,从十三岁随父学艺,文艺生涯六十年,静乐年青一代的道情演员,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徒弟,他的一生在道情艺术上付出的不少,颇有贡献的,为静乐培养了一批后继人才。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静乐群众文化活动掀起高潮,村村办起文化活动场所,开始是业余夜校,后来成立起文化室(俱乐部),到处都在排演节目,唱歌、唱道情,民兵训练,青年团工作都很活跃,村村都有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这些人都是文艺骨干),因而道清也在全县活跃起来,每年县里要组织1—2次会演,各公社也组织各大队文化室 进行会演,通过会演把选出的好节目送县里参加会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到70年代,随着“破四旧、立四新”,道情停 演,道情班社急剧减少。加之道情艺人亦农亦艺,农忙时在 家务农,农闲时登台演出,所以队伍极不稳定,对演技的提 高,新剧目的排练很少顾及。所演剧目也是老祖先遗留下来 的原始剧种,这些剧目也是通过老艺人一代传一代口头传下 来的。口头传授,年长日久,历经几代人,内容减少,文理不通,特别是文武场越传越避繁就简,越来越简单化了,严重影响了道情艺术的发展提高。
道情本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发展却十分艰难,如不及时抢救,确有失传的危险。静乐道情,至现在大部分一直保留原始剧种,原始唱腔和音乐结构,这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唱法正是这次抢救保护静乐道情的价值所在。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