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今天 452人明天 366人后天 398人
英文
韩文
咨询电话:0350-8946831
团队接洽:13903506075
投诉电话:0350-8946729
急救电话:0350-894696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静乐剪纸、刺绣
作者:来源:静乐县天柱山旅游景区发布日期:2020-01-01查看次数:1562

静乐剪纸



静乐剪纸始于宋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由初始妇女的装饰逐步演变成窗花和墙花两大类。窗花是贴在窗户纸上的装饰品,图案较小,内容大都以花卉为主。墙花是贴在室内白墙上的,是农家过春节必备的装饰品。它不受尺幅限制,内容广泛,有单幅、组花和套花等多种形式。静乐墙花是全国剪纸中风格较为独特的一种,其特点是:造型洗炼、形象夸张、风格粗犷,更多地保留了晋西北土、粗、野的原始风格。代表作品有:辛芙英创作的《姥爷送外甥》、《八仙》,高转英创作的《抿豆面》、《四姐妹挑菜》,吕慧创作的《山里娃》等作品。




《姥爷送外甥》中,外公坐在车辕上扬鞭赶车,回眸伸手的神情与女儿张臂抱子的动态相映成趣,令人久看不厌。《抿豆面》中,母亲在灶台上抿面,女儿在拉风箱,花卉组成的锅台暗示着他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整幅画面形象逼真,是晋西北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四姐妹挑菜》中,四姐妹在挑菜,喜悦和忧伤写在她们的脸上,一个小孩无忧无虑地跟在他们的身后玩耍。人物情态各异,妙趣横生。2000年,吕慧作品《山里娃》获“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二等奖,2004年她的作品《八仙》在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获得金奖。


1998年2月18日,静乐民间剪纸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获得了始料不及的轰动效应,出自农民之手的一件件剪纸作品,深深吸引了中外参观者。静乐民间剪纸也如出水芙蓉,博得了艺术界的广泛青睐,专家们评价静乐民间剪纸件件不失为精品。其中不少流传久远的纹样及制作手法蕴含着秦汉文化的博大深厚,又兼具唐宋文化的浪漫与圆润,更有明清文化的妖艳与入俗。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为可贵的是融进了新剪纸法,进入了主题性、系列化的创作。“山西民间剪纸犹如山花烂漫,静乐民间剪纸更是美丽动人”专家们这样评价静乐的剪纸艺术。静乐民间剪纸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达200余件,有许多传统精品剪纸在美、英、法、韩、日等国家和地区参展,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赞誉。2000年5月静乐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静乐刺绣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棉),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刺绣优秀民族传统工艺之一。静乐刺绣起源于汉代,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中,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静乐刺绣结合了苏绣的特点,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以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CopyRight(C)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